大山深处的榕江县
桐榕中药材产业园
两湖会馆变身文创中心
榕江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手工艺之乡”
广袤的贵州高原,群山莽莽,林峰苍翠。一个个村寨镶嵌在苗岭的褶皱里,这就是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县的地形。
“围绕‘榕江所需,桐庐所能’”,挂任榕江县委、副县长的杭州市桐庐县干部盛春霞说,奔走在杭榕两城之间的1年零2个月,她成了同事朋友间的“榕江推销员”。
2018年,桐庐对榕江投入3850万元实施的13个帮扶项目均已竣工验收。其中,8个产业项目覆盖3680名贫困群众,带动脱贫2412人,并争取到社会捐赠1073万元。
“农业+扶贫” 致富的种子生根发芽
自2013年结亲以来,榕江就成了桐庐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地名。不少桐庐的领导干部和企业家,还有科技、教育等部门的专业人士,从桐庐到了榕江,其中就有农业专家叶洪。
“榕江县域面积3316平方公里,比桐庐大多了,但榕江地貌主要是山地,交通也不便。”在去桐榕中药材产业园的山路上,叶洪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起榕江的农业,“榕江也有其独特的优势。由于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湿润,适宜植物生长,也很适宜中药材种植。”
到了山腰,立着一块巨大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的牌子。指着夹杂在树木间的片块苗木,叶洪告诉记者,这些分散的片块加起来约2300亩,用套种的方式,种植着无籽罗汉果、金钩藤、天冬等,“快的一年,慢的三年左右也都可以产出了。”
而产出更快速直接的是种红薯。在忠诚镇王岭村的车江坝区,桐庐县投入了1200万元帮扶资金,支持榕江县3700亩红薯种植和加工厂房4000平方米及相关设备购置。“初步估算,今年亩产将达到5000斤以上,按协议价格每斤0.6元回收,每亩收入可达3000元,纳入红薯基地的70户贫困户基本可实现脱贫。”
除了红薯,桐庐还把“桐庐所能”的桑蚕养殖带到了榕江。今年投入525万元在榕江县计划乡计怀村和古州镇华优村种下300亩高产桑园,建设大蚕室,修建催青室、小蚕共育室和储桑间等,发展种桑养蚕项目。
话多似乎没用,朴实憨厚的庄稼人,就信个“眼见为实”。
“按照项目计划,今年3月就先种植了100亩,预计7月份就可以进行摘桑养蚕了。”计划乡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丁发坤介绍,产业辐射的贫困户可通过土地流转、劳务收入及资产分红等多种途径进行收益分享,“有了切实收入,种桑养蚕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
“文创+扶贫”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生机
榕江老街上,推开两湖会馆的大门,似乎遁入了传统文化守护与变现的共鸣空间。馆内的侗布、蜡染、刺绣、竹编等榕江手工艺品令人眼前一亮。“通过‘政府+平台+渠道’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我们将当地苗、侗、水、瑶等少数民族文化、手工艺,设计研发成更具市场价值的文创产品,带动贫困民族村寨手艺人从事文创产品生产,增收脱贫,也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生机。”榕江县月亮故乡文创中心负责人刘洋说,目前文创中心已与6个手工合作社600余农户1300余人合作,从事文创产品生产。而公司从去年4月创立至今,一路的发展离不开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有力支持。
该文创中心创立之初,桐庐县总工会捐赠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实施文创产品与培训协作项目,培育和促进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杭州银行股份公司还专门向榕江订制了1314份爱心茶席。
“榕江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手工艺之乡’,文创中心连通了前端渠道与后端村寨,彻底打通从手艺到消费者的直接销售渠道。”在卧龙小区的榕江首个手艺扶贫车间内,一排传统手工织布机前,妇女们坐于前,两脚协调踩踏板,两手来回投梭,织成了一卷卷质感厚重的老粗布。“下个楼就能上班,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挣钱补贴家用,脱贫致富充满了希望与信心。”女工石琴丹一边忙碌一边开心地说,她是去年8月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至县城的卧龙小区,也是该手工艺扶贫车间落成后的首批员工。
“这个手工艺扶贫车间带动移民安置区120名劳动妇女在家门口就业,下一步还将培训技能辐射到各个村寨500人以上,实现手艺产业化。”刘洋表示,“文创+扶贫”提供了便利的家门口就业机会,增加了贫困户收入的同时,也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