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自主讨论设计改造方案。(米市巷街道大塘巷社区供图)
景芳二区微更新效果图。(凯旋街道景昙社区供图)
老旧小区微更新正如火如荼。
这好比画画。在白纸上作画并不难,可要想用寥寥几笔让一幅既成画卷焕然新生,就相当考验功力了。
如何在房屋破、可利用公共空间少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生活体验?又如何将微更新后的社区环境进行保持和更好地发展?
对此,拱墅区米市巷街道大塘新村与江干区凯旋街道景芳二区,给出了老旧小区微更新所亟需的一块重要拼图——调动居民的力量,推进社区环境自力营建。
微更新,不只是用设计的力量去“更新”更宜居的社区空间,更需要用自治的习惯去“更新”更良好的社区精神面貌。
拱墅·大塘新村:从画图设计到自力营建 居民深度参与
在大塘新村西南角,易文瑞经营着一家小小的理发店,十多年来纯靠熟客维持生计。她从没想过,有一天她的店会因有趣又温情的墙绘而成为下一个“网红店”。电表箱上的小鸟、墙上的黄色猫咪……还都是大家一起画出来的。
“构树的果子掉下来老砸头上,造两个伞亭不错。”“加个桌子好不好?平时聊聊天,还能打打牌,热闹。”“不行不行,离楼太近,影响楼上的人休息。”你一言我一语,你一笔我一画,居民们在絮絮叨叨中“画”出了6个改造区域的设计图。
去年起,大塘新村开始了第一轮老旧小区微更新。今年即将完成改造的二期,相较于去年的“美观”,则更注重于用简单易参与的方式实现营建,并做出可以让居民参与其中的方案设计。
从老物件镶嵌彩绘、纸水泥浮雕,到这边树怎么种,那边花怎么栽,今年的微更新是居民的主场。设计师反而从活动的主导者,正一步步转变成参与者、协助者。
“能长久跟进社区环境治理的,不只是设计师,而是每一个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安道设计助理总经理李素华说,“最重要的是引导民众参与社区事务,变以往‘要居民做’为‘我要做’。”
此次,老人家、小朋友的原生态作品在微调整后基本都放在了改造点位上,“或许不够艺术,但都是居民最想要的”。
“社区的美在于生活,设计不应是一种硬性形式。动手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记忆,居民可以从中获得强烈的归属感与成就感。”李素华表示,这样才是实现居民自力营建社区环境的重要途径。
江干·景芳二区:网络票选改造清单 居民代表团监督议事
今年年初,一张改造清单,掀起了一场牵动整个景芳二区人心的民生热潮。
70岁的吴庆云在网络票选平台,认认真真看完了经过前期摸底调查后拟出的九大民生实事项目后,慎重钩选出了自己最关心的小区微更新项目。
没过多久,身为第一网格长的她又多了一个身份——由5位网格长组成的“居民议事团”代表之一,全程实时监督小区微更新进度。
“与其说是‘监督’,不如说是居民与改造方之间的桥梁。”吴庆云说,整个微更新过程是边设计边改造,“我都记不清开了多少次讨论会了。”
自家家门口具体怎么改?改哪里?当然是居民自己说了算。
社区根据居民意见修改方案后在全小区进行公示,落实“四问四权”,发放表格1257张,收回1110张,回收率高达88.3%,收集问题和要求37个。最终确定了弱电上改下、环境提升、屋顶补漏、物业专业服务外包四个项目。
上世纪90年代的老小区,居民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停车与绿化。路灯迁移,主干道拓宽了,小区交通也实现了内循环,但绿化总面积不能少。
为此,凯旋街道召开绿化论坛会议,邀请区住建局绿化办、区城管局基改中心、绿化养护单位、物业公司等,与居民议事团一起现场会诊。
“小区屋前屋后有很多用不到的角落,现在都要改造成绿化小品,建个游步道、搭个廊架、摆个桌椅,我们觉得蛮好。”吴庆云说,“到11月底,我们的家就要大变样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