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自古繁华,下城区千亿级武林商圈,被誉为杭州的“繁华原点”。今年,该区公布了区域北部武林新城的规划方案,一座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武林新城”正在蓄势待发。
在全力支撑下城北部新城华立转身的背后,该片区的“三改一拆”工作,已走过了长达三年的攻坚,正进入最后的扫尾阶段。
与此同时,搭乘“三改一拆”的顺风车,原先破旧的老城旧小区,也在发生着关乎民生幸福的点滴蜕变……
石桥街道:以“三改一拆”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走进石桥街道,昔日成片的城中村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正在开工建设的项目,或是正整装待发、迎接项目的大片土地。
“我们石桥四村城中村改造是下城史上规模最大也是最后一次城中村改造。”石桥街道“三改一拆”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街道发扬一班人负责、一竿子到底、一气呵成的清零精神,围绕“当年启动、当年拆平、当年开工”的总目标,克难攻坚、快速推进。“1月启动经营户腾退,25天时间就完成2014户经营户的腾空,实现100%腾退;仅用41天,实现2679户农居签约。随后又一鼓作气完成了石桥、华丰、永丰112户农嫁居公寓签约腾房,实现华丰社区475户小产权房100%签约,174户国有居民签约工作。”
在腾退阶段,拆迁人员坚持不懈的入户上门,以温情促理解,确保征迁工作有序和谐。“区里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重大疾病患者、残疾人等三类人群,整合现有的一千多套安置房,为700多户家庭实现了提前安置,解决了特殊家庭的后顾之忧。”社区王阿姨告诉记者,这一做法,得到了居民的真心称赞,“大家都说政府工作做得细,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城中村的齐力征迁,街道还将“拆改”有机结合,从村民手里回收了12幢交通方便、周边配套成熟的农居房,改建为杭派民居特色的蓝领公寓,为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物美价廉”的宜居住所,为支撑区域未来产业发展完善基础的功能配套。
“这块区域将建设跨贸小镇,这一片区域已规划了电竞小镇,这里是新的商场,这里是幼儿园……”打开武林新城规划图,在该区工作人员手中的项目“作战图”中,“破与立、拆与建”的嬗变正在时空的折叠点间交相辉映。以该区城中村连片改造为“发力点”,聚力改善区域民生质量、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整体形象,一座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武林新城”正破茧成蝶,开创着下城全域中央商务区建设的新局面。
朝晖街道:以“三改一拆”促进老旧小区有机更新
近日,升级改造后全新营业的朝晖六区农贸市场,成为了附近居民李阿姨的“新宠”,每天一早必去“打卡”。
“这个菜场离我家最近,菜品种类丰富、新鲜,听说还是‘网红’,整治以后环境更好了,我们家人更喜欢来了。”在李阿姨看来,提升改造后的菜场不仅拆除了门口的违建,还保留了那份老城区独有的杭儿风,既植入了“刷脸”支付等新科技,又能让老顾客感受到熟悉的温馨。
李阿姨居住的大木桥社区,是杭州主城典型的一个老旧居住型小区,大部分房屋建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老旧房屋因面积小,人员密度大,违法建筑数量多、种类杂,拆除违建难度大、任务重。街道借助“三改一拆”东风有序推动,居民生活环境正在一点点提升改善。
“以前这个小区楼房的背光面,一楼的围墙上面都是乱搭乱建的石棉瓦、彩钢棚,时间久了破旧不堪,既影响到通风采光,也影响观瞻。” 如今,街道工作人员口中描述的景象已一去不返,小区整体的美观度也在提升,人走在小区里放眼望去心情也更好了。
“拆改”工作带来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社区老百姓也对此心悦诚服。近日,朝晖街道大木桥社区主任沈韬文收到了居民朱女士送来的锦旗,虽然是被沈主任带队拆了家里的“违建”,但朱女士说自己心服口服,“我们一楼得老房子时间久了,大家都习惯地造起了彩钢棚,里面包得严严实实,希望多一点空间,但沈主任不厌其烦地上门沟通,告诉我这样影响通风,房间更潮湿,也影响整体美观,他们前后跑了大概12次以上吧,我也是真的被他们的工作精神打动了。”
随着“三改一拆”工作的推进,社区干部也从居民的互动中,逐渐积累了工作心得,“居民的观念转变,需要慢慢去宣传影响,拆违并不是‘洪水猛兽’,道理说通了,百姓都是能够理解的。”
据街道“三改一拆”工作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朝晖街道已累计拆除违建1111处,面积55107.96平方米,实施危旧房改造7幢,涉及居民364户,面积29956平方米。
除了拆违,街道还结合“截污纳管+小区管家”、“美丽街巷”等项目以改带拆,解决更多历史违建问题,在切实改善街道居住环境的同时,逐步实现拆除违建、美化环境、长效管控一体化操作,推动街道由“基本无违建”向“无违建”目标迈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