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丁以婕 图
“温·润——武汉博物馆馆藏历代玉器展”从3日起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开幕。本次展出的108件(套)精美玉器,上迄远古,下至明清,是各朝代的典型玉器。展出时间近三月,至11月20日结束。
玉的历史在我国有8000年。大致经历神玉(祭祀用,为王独有)、王玉(礼制用)、民玉(民间赏玩时代)三个阶段。本次展览从武汉博物馆馆藏中挑选出的玉器,分为“天地圣灵”、“巧夺天工”、“环佩玲珑”三部分,正好对应三个阶段,展现的不仅是玉的神秘魅力,还有玉器数千年来对于中国人生活与品格的影响,感受到古人对于玉的向往与追寻,品味出蕴含其中的温润深厚的中国文化。
从玉蝉到玉牌
展现古人寄情于物的特质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玉器一直情有独钟。《礼记·聘义》中载,孔子曾言:“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玉不仅仅是人们喜爱的“物”,更被赋予了高洁的品质,是学习的榜样。
在现场,记者看到一个墨色的玉琮,呈现内圆外方的筒形,上有镂空西番莲纹盖,据推测时代约在新石器时代,加盖的情况来看,可能是被后人作为香薰使用,但特意来到现场的武汉博物馆馆长刘庆平告诉记者,这个是祭神的器物。《周礼》中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而且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现场还有一款在小说中常出现的玉蝉,这种饰物流行自汉代,作为辟邪之用。这只陈列汉代的白玉蝉,长4.5厘米,宽1.9厘米。它扁平蝉形,采用简单的阴刻线刻出蝉首、腹、背、双翼尾等细部轮廓,头部双目外凸,尾端呈三角状。
刘庆平介绍说玉蝉既是生者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生以为佩,死以为含”。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意精神不死,再生复活,而把蝉佩于身上表示高洁。
在古代先民的心中,蝉是一种神秘而圣洁的灵物。蝉脱壳之前,生活在污泥浊水中,但化为蝉时,却飞到高树只饮露水。所以古人认为“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对其十分推崇。另一方面,蝉入土生活,出土羽化,所以从汉代以来,用蝉的羽化比喻人的重生。
到了明代,受绘画的影响,人们则更喜欢佩戴玉牌。在一块小小玉牌上,镌刻着山水、人物故事和书法、集诗、 书、画于一体,将中国书画的艺术精髓浓缩于方寸之间。
做工细致精巧
雕一艘白玉人物船就需要六年
《礼记·学记》又云“玉不琢,不成器”。谓之玉之所以为玉,非经过精心雕琢不能成大器。这本是教导人应该努力学习,是修身之道,但同时也隐含着琢玉技艺的至关重要。故人应该有如玉的品格;而玉的价值则需要人的技艺来彰显。在展览现场,就能看到明清一代工匠们的巧手与匠心。
现场有一件和田玉籽料制成的白玉人物船,立体镂雕,人物众多。只见大小两只船贴在一起,大船船头一位老者摸着胡须,身后一个侍童在摇扇煮茗。中舱一个老家丁依靠栏杆,旁边的舵工正在摇橹,舱顶卧着两只小狗。小船上的人正给大船上的人送鹅。
“这艘玉船长18.8厘米、宽6.4厘米、高7.5厘米。是一艘官船。”现场解说人员介绍说那个时代开始流行大块料,宫廷里有专门的造办处,不惜时间不计成本来制作精品玉器。“这个至少要费6到8年才能制成。”
另一块陈列的白玉“达摩渡海”插牌也展现了当时不计成本的用心雕琢,插牌正面江水翻卷,达摩身披袈裟,双手持钵,脚踏一片苇叶立于江面,抬头仰望,空中神鸟口衔一串佛珠向他飞来。整个造型栩栩如生,同时又寓意深刻。
清代无论民间、宫廷都流行玉器,小到笔洗碗筷,种类繁多。这是因为清代几个皇帝喜欢玉而全民流行。在现场,就能看到不少类似的展品,呈现出工匠对于玉的本质的把握以及当时工艺的精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