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26日讯 你能想象,60周年的大学同学会会是什么模样?
最近,钱报记者被一纸通告吸引,“相约杭州,欢迎天津大学建筑59(级)60周年同学会挚友”——这一纸通告背后,藏着一个甲子的同学情缘。于是,记者走近了这批与新中国一同成长起来的建筑师们。
很潮的“80”后
费用AA制,微信群里倒计时
签到桌前,坐着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林士茂夫妇。老先生今年80岁,曾是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副总设计师——如果你对林士茂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他的作品你一定不陌生,他是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的主设计师之一。这次来杭参加天津大学建筑系59级同学会的,都是60年前林士茂的同班同学,平均年龄超过80岁。
一旁核对信息的,是浙江省建筑设计院原副总建筑师张细榜,武林广场旁的杭州剧院就是他当年参与设计。
人群中,还有一个挎着斜包、戴黑框眼镜的老先生,他叫董子万。他1964年从天津大学建筑系毕业之后,响应国家号召,在宁夏工作了23年,1987年回到杭州,退休前曾担任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这次能在西子湖畔开这场难得的60周年同学会,离不开这三位在杭州生活工作同学的操持。“我们这个班有传统,四十周年、五十周年的同学会都聚的。这次,微信群里讨论异常火爆。隔几天,都在倒计时,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董老先生说,这次,总共来了20个同学,其中靳炳勋老先生专门从美国赶了回来。
一群学建筑的人,三位东道主给同学们安排的路线是这样的——第一天参观良渚文化遗址公园+钱江新城看灯光秀;第二天去郭庄、茅家埠等地参观;第三天去三潭印月,坐船到湖滨路一带参观。结束后,沿着断桥、白堤一路走到楼外楼,举行告别晚宴。
很厉害的“80”后
好多著名建筑,都出自他们之手
这个年纪还能凑在一起叙一段同学情,大家都倍感珍惜,用林士茂老先生的话来说,“筑谊,浓情”。
从上海赶来的赵新宽老先生,79岁了,一头长发,条纹衬衣,花式皮鞋,颇有艺术气息。这次,他专门写了一首歌,名为《友谊久而久》。不过,赵老先生谦虚地说:“有人作曲,有人作词,我只不过在同学们创作的基础上,做些完善和改编。不过歌词的背后,是同学情谊的真实写照。‘929’,是我们班级的诞辰日,也是久而久的谐音,寓意着同学们的友情天长地久;歌词里的‘318’,是我们进学校之后最早的教室。我们在那里生活了5年,所有的情谊之花都是从那儿开始的。”
从北京赶来的董方元老先生,也很感触,这位曾经参与设计北京音乐厅等作品的建筑师,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60年前的同窗生涯。
董老先生告诉记者,那时,教育相对比较实际,“专业实习上,我们有三个阶段:一个是水彩实习;一个是测绘实习,像承德的古建筑,故宫、北海等,我们过去帮忙测绘的;还有一个‘工长’实习,相当于在工地上做个工头。这五年,大家朝夕相处中,又亲如一家。”
这个班里的同学真的很厉害——
国家建筑设计大师、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名誉院长刘景樑就出自这个班。他的作品包括天津市体育中心、国家海洋博物馆、天津滨海文化中心等。
任焕章老先生主持规划设计的深圳“世界之窗”享誉全国,并负责该项目运营管理20多年。扎着一根马尾辫,穿着一件红色马甲外套的任焕章,是一个乐天派,见到老同学,都会迎上去热烈拥抱。
这次来了6位女同学。拍合影的时候,男同学们主动搬来椅子,让女同学坐在前排,“班里的男同学们还是那么帅,那么有风度……”
时光不老,同学不散。太美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