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州殡仪馆里207个“他们”等亲人认领
2019年10月11日 07:02:55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堵晓芸

  浙江在线杭州10月11日讯 这是42岁的叶彩菊在杭州殡仪馆工作的第12年。她的很多亲戚、朋友、同学,至今不知道她的具体工作,她也从不主动透露。但是她一直觉得这是一份有意义的工作,让她看透了很多,更加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从中看到了真实的人性。

  她在杭州殡仪馆的骨灰寄存楼工作。

  记者近日通过一则公告找到了叶彩菊。《杭州殡仪馆关于对超期存放骨灰盒实施生态安葬的公告》(刊登在钱江晚报10月8日15版)对馆内超期存放三年以上无人续费和认领的骨灰盒进行公告,一共有207名,这是最近几年规模最大的一次。其中最早的骨灰盒1983年就寄存在殡仪馆了,后面无人续费,也没人再来看望。

  叶彩菊说起这些,会轻轻叹气。在她眼里,骨灰盒是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的痕迹。

  每个格子装着一个人的过往

  一个人的一生

  叶彩菊工作的骨灰寄存楼里总是很安静,就算有人说话,也是轻声细语,这是所有人的默契。

  杭州殡仪馆一共有2700多个寄存格,目前暂存的骨灰盒有2400多个,骨灰盒更替得很频繁。今年存进来的骨灰盒将近3000个,取走的也有1700个左右,大部分都是寄存一年就被亲属领走的。

  存骨灰,5分钟,取骨灰,3分钟。但整个过程是庄严且慎重的。

  那些常年躺在这里的逝者骨灰,有无人认领的,也有亲属经常来看望的。

  在叶彩菊眼里,这些逝者骨灰并不是简单的标号,每一个格子都是一个人的过往,是一个人的一生。

  叶彩菊具体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亲属领到骨灰盒前,然后默默离开,给亲属留出和逝者交流的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低声说着悄悄话,有人用不高不低的声音平静地讲述:某某结婚了,某某出国了;有人带着信来一字一句地读,读到最后泣不成声;也有人一句话不说,站在骨灰盒前一待就是好久……

  白发人送黑发人

  贵州老夫妻哭得撕心裂肺

  殡仪馆的寄存楼里安放着不少小朋友的骨灰,父母舍不得让孩子一个人下葬,一般会寄存很多年,等父母过世之后葬在一起。也有很多老夫妻,其中一方离世,另一方会把骨灰先寄存起来,等自己百年后再一起入土为安。

  每每看到老人带着蛋糕、巧克力来看望儿孙辈,是叶彩菊最难过的时候。

  白发人送黑发人,多么心痛。她常常会止不住流眼泪。她一直记得一对来自贵州大山里的老夫妻。

  2009年的一个下午,一对穿着朴素的七旬老夫妻拎着蛇皮袋过来。他们说方言,沟通了好久才知道,两人坐了三天的火车,从贵州到杭州,要带儿子回家。

  儿子来杭州打工,出了意外,后事也是别人代办的。身在农村的老夫妻,开始没有条件赶来杭州带儿子回家。

  一等就是5年。叶彩菊记得老人颤颤巍巍拿出一张寄存证。那是一张被塑料袋、报纸、手帕严严实实包了十几层的寄存证。

  老太太抱着儿子的骨灰盒,哭得撕心裂肺。他们拿出给儿子买的新衣服,一层一层地把盒子包起来……

  夫妻俩待了两个多小时,一直不停地道谢。“他们说,谢谢我们帮忙看着他儿子。”叶彩菊跟着落泪,她说这个时候,工作的价值会被放大,觉得自己做的事很有意义。

  207个“他们”等着亲人

  杭州殡仪馆《公告》中的骨灰盒,都超期存放三年以上。

  杭州殡仪馆方面表示,骨灰寄存楼空间有限,一直寄存在殡仪馆的无人认领骨灰盒越积越多,才有这次这么大规模的生态葬处理。“2700多个暂存位,一到清明、冬至前都会很紧张,不少人赶着这两个日子下葬。”

  寄存骨灰是需要费用的,目前的寄存费是每月35元,符合殡葬惠民免费政策的,可免费寄存一年。

  有些骨灰盒,头两年还有人来续费,后面就断了。殡仪馆内目前还有800个左右超期存放无人续费和认领的骨灰盒。殡仪馆方面试着跟逝者亲属联系,但是有些留的电话号码还停留在6位号,想寄快件联系,但留的地址只有“杭州”两字。

  “只能通过登报的方式试试看能不能联系上亲属。超期存放骨灰盒的丧主在公告见报之日起30日内,请携带寄存证到杭州殡仪馆骨灰寄存楼办理骨灰续存或取回手续。逾期不办的,我们将统一把骨灰盒移至陵园壁葬区存放,存放期为两年。两年内仍无人认领的,殡仪馆将依照相关程序对骨灰实施生态安葬。”

标签: 殡仪馆;骨灰盒;骨灰;夫妻;工作;杭州;亲属;撕心裂肺;格子;认领 责任编辑: 王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杭州殡仪馆里207个“他们”等亲人认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