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7日讯 “我的视觉能直接传递到你的大脑里,你可以看到我看到的画面。”
“你看着我,却没有在认真听我说话,这样的情况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检测出来,甚至还能给你的认真程度打个分。”
……
这些神奇的体验有个专业的名词——脑机接口。获得了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亚军的浙江大学“回车科技——未来全脑智能行业定义者”团队,做的正是这个项目,并且他们也是目前国内该领域的佼佼者。
不用在脑中植入芯片
就能隔空投送信息
“在探索大脑的领域,难道只能有美国人的声音吗?”10月14日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体育馆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回车科技”CEO、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0级本科生易昊翔这样问到。
易昊翔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那是因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关于脑科学的研究非常前沿,也充满了挑战,它意味着人类用自身思维能力的上限——大脑,来探索大脑本身。在消费级的研究中,美国的神经连接公司的“开颅植入式”技术和神念公司的相关技术在国际上属于领先水平。
2014年,易昊翔和他的四位合伙人一起成立了杭州回车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开始了脑科学领域的创业,致力于让全脑智能科技温暖人类生活。
“神经连接公司的技术由于需要开颅植入芯片,因此在精度上更高,但从应用的角度来说,挑战也非常大。我们是非植入式的,未来能获得更大的数据量,不断训练我们的算法。”易昊翔说。
让大脑的每个神经细胞
与外界无缝连通
易昊翔的团队所做的“脑机接口”项目,通俗来讲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将大脑里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状态直观地描绘、定量地解读出来。
易昊翔解释说,人类的大脑由亿万个神经细胞构成,这些神经细胞在工作过程中会释放微弱的电信号。“就好比在医院里做心电图,医生会在病人的胸口上贴一些电极,屏幕上就能看到一些线在跳。人死了之后,心电图就会变成一条直线。同样地,大脑释放的电信号也能够反映人脑在特定情况下的活动状态。”
由于脑电波的电信号强度只有心电信号的千分之一,因此若要捕捉它们,需要高性能的导电材料。由这些高性能导电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具备了捕捉人脑活动电波信号的功能。当传感器接近人脑时,便能检测到脑电波的变化。
“这些被传感器检测到的脑电波直观呈现在屏幕上就是一些弯弯曲曲的线,它们代表了大脑活动的状态,而我们团队在做的事,就是找到不同形态的电波曲线和特定大脑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易昊翔说。“比如,有根线跳动得特别剧烈,就有可能代表了大脑现在非常活跃,当你发现这根线很平缓,甚至像一根直线,就表示着大脑可能已经进入了睡眠状态。我们希望大脑中的每一个神经细胞与外界无缝连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