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9日讯 “我们就是要培养更好的人民教师。本科毕业时,数学系772班全班44个同学约定,走入社会一定要比别的学校的老师教得好。不为别的,只为我们是浙师大的!”日前,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时代楷模”陈立群校友先进事迹报告会。陈立群回到母校,与师生们分享他近40年“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的育人理念。
40年前许下的约定,陈立群坚守到今。他用近40年的教师生涯,给现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
从“宏志班”到“宏志校”
给生活困苦的孩子一个机会
42年前,陈立群考入浙江师范学院数学系。回忆起大学生活,他最难忘的是每天在东大教室的晚自修和通宵学习,以及每天早上不少于1600米的晨跑。
“学习给了我良好的知识,体育给了我健康的身体”。重视学习同时强身健体,这也是陈立群在教育生涯中一直坚守和传承的教育模式。
陈立群回忆起走访过的100多个苗族家庭,“刚开始我是带着翻译去的,我听不懂当地人的苗语,家长也听不懂我的普通话,许多十七八岁的孩子还是文盲。在这种状况下,即使有游客来到那里,他们也无法交流沟通。只有接受过教育,才懂得如何利用方方面面的资源,从而融入现代、拥抱文明、走向富裕。”
“人生而平等,孩子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旁人有给予帮助的责任和义务,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机会,这点非常重要。”相比于大城市的孩子们拥有衣食无忧的生活条件、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源,贵州台江的孩子因为当地经济文化水平落后,家长们普遍不重视教育,导致学生基础差、惰性强。有近3000名学生的台江民中,直到2014年才走出第一位大学生。为了找出教育意识淡薄的根源,陈立群竭尽所能地帮助村里的孩子,告诉家长们知识的力量、教育的重要性。
每年的高考结束后,陈立群就会带着老师们挨家挨户送喜报、放鞭炮,为考上大学的孩子戴大红花。现今,台江民中已经从当年的垫底中学一跃而起,学校一本上线人数从个位数到百位数,学校的高考增量从全州末尾冲到全州第一,打出一场漂亮的高考“翻身仗”。 “人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老师本质上是一名精神工作者”。
从“宏志班”到“宏志校”,陈立群将一路走来的实践概括提炼成“宏志精神”并投入心血加以研究。“宏志精神”三个核心词是理解、主动、勤奋,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高昂志气、高雅志趣,关注百姓困难、倡导刻苦精神、完善人格、体现教育公平。“办宏志班就是希望给生活于困苦中的孩子们一个机会,事实证明这些孩子都非常争气,第一届宏志生中51个孩子45个上了重点大学,其中一个裸分直接上了清华大学。”
从台江民中考入浙师大
苗族女孩上台深情鞠躬
陈立群的母校报告会,设置了十分暖心的环节——从台江民中考入浙江师范大学中非商学院国贸181班的李春花向陈校长深深鞠了一躬。
“在见到陈校长之前,我们都想象陈校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能改变我们学校年年高考全州垫底的现状吗?我们会有希望考上大学吗?”
当年,刚上高二的李春花和台江民中的同学们,一开始都没有想到,陈立群的到来,会真正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新建了综合楼和寝室楼,食堂从1个变成3个,热水从无到有,老师教学工作步入正轨,体育锻炼加强……不破不立,陈立群的“雷霆手段”接踵而来,直击沉疴,改善了苗乡孩子的教育条件。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校长告诉我们:‘你们和大城市的孩子没有什么差别,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校长说,人应该志存高远,而我们苗疆的孩子更不应该被大山遮住视线,阻挡前进的步伐,我们应该走出去,看看山外的世界,看看不曾见过的风景。”
正因为陈立群“暖爸”般的关怀,台江民族中学的孩子们对自己进行了重新定位。“刚入校时,我们因自己是台江民族中学的学生而难以启齿,现在我们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台江民中的学生,我们以台江民中为荣,以陈校长为荣。”
看到自己亲手带出来的苗疆孩子在大讲台上侃侃而谈,陈立群在一边禁不住落泪。
和陈立群一样奋斗在支教路上的,还有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21年接力跑,对口帮扶广西龙州,一群人将万千微光聚成一团炬火,照亮了边境龙州的教育星空。他们帮助龙州提前5年通过义务教育发展评估,实现教育脱贫,陪伴龙州成为广西首个脱贫摘帽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见证了当地正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梦想变为现实。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