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月20日讯 自2016年12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至今已有3年。3年来,这场改革成效显著,特别是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持续创新,业已成为浙江的一块“金字招牌”,产生了全国乃至国际的影响力。201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以“提质增速、延伸扩面、撬动裂变”为总基调,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营商环境显著优化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涉及部门多、流程复杂、专业性较强,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难点之一。
我们于2018年7-8月面向全省多个行政服务中心开展问卷调查,发现有33.7%的企业代表表示未能实现一次办理,平均办理次数为3.5次。对此,浙江省先后提出“最多100天”“最多90天”等目标,配合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等,鼓励各地探索联合审批、一站式审批等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次数、减时间和减费用,逐步打通施工许可证审批时间长、重复审批等改革痛点。
2019年1-9月,全省完成项目的全过程审批平均用时为65.2天,比2018年8月的项目施工许可证审批用时减少8.8天,100%实现企业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前“最多90天”,实现“省级以上平台‘标准地’出让是常态,‘非标准地’出让是例外”。
在我们2019年11月的一项调查中,企业家认为,改革有效提高了施工许可证的审批效率(94.58%),简化了所需报批材料(94.15%),降低了拿地、审批等环节的办事成本(96.61%)。企业家对行政审批部门办事效率的满意度达到92.55%。
“最多跑一地”改革顺利推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浙江是“枫桥经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基层协商民主等众多社会治理创新的发源地,为全国贡献了诸多浙江智慧和浙江经验。
2019年7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浙江专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委书记车俊提出了更高的改革目标:打响“最多跑一地”。各县(市、区)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推行一窗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努力实现接访、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在社会治理领域的深化,“最多跑一地”改革为推进省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社会治理从碎片化向集成式的转变,让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截至2019年12月,浙江全省90个县(市、区)中已有75个建成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2019年1-9月,全省各级政府处理的来访总量同比下降14.3%。
全省各地积极开展社会治理创新,配合、支撑“最多跑一地”改革。嘉兴市积极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和“息事无讼”诉源治理等与“最多跑一地”改革相结合,致力于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杭州市余杭区、台州市椒江区、丽水市遂昌县等引入“信访代办员”制度,帮助民众有效地向政府反映社情民意,一方面降低民众信访成本,另一方面也起到信访初次筛选,过滤减少无序访、重复访;舟山市一些海岛乡镇探索了“信访漂流瓶”制度,在交通航船上增设信访箱,实现“信访不出岛”。
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2019年,“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扩面步伐加快。41个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实现“一件事”全流程办理。在健康服务领域,截至2019年底,浙江省市级及以上医院排队平均时间从8.26分钟缩短到2.61分钟,所有省、市级医院完成号源池整合,网上开放号源比例达80%以上,门诊和病区智慧结算率分别达79.9%和71.2%,“医后付”“刷脸就医”和电子发票推广医院覆盖面分别达76.7%、92.2%和78.3%。在教育服务领域,浙江省教育厅于2019年4月作出部署,在入学报名、学籍管理、教育缴费、学后托管、教育资助、评职评优、办学环境、高校服务、教育资源分配等10个领域开展教育“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大学率先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引入高校教育服务,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推进。
同时,“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被广泛运用到机关和事业单位内部服务之中。截至2019年11月,全省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95.02%,“网上可办”比例达到72.76%,办理材料精简率达到31.53%,办理时间压缩率达到44.34%,网上办理事项按时办结率达到100%。政府内部工作效率提升,间接优化了整体的公共服务效能。
政府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
政府数字化转型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现“不用跑”的前提。2018年8月和12月,浙江相继发布《浙江省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方案 (2018—2020年)》和《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总体方案》,致力于“全面推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政府职能数字化转型,打造整体协同、高效运行的数字政府”。
截至2019年12月,浙江省、市、县三级适宜网上办理的办事事项已100%开通网上办理;“浙里办”应用超市汇聚468项便民服务应用,掌上办事开通率为80.50%;“浙政钉”办事平台实现省、市、县、乡、村、小组(网格)六级全覆盖,激活用户122万,上线各类办公、决策辅助应用715个,建立政务群18万个,覆盖123万名公职人员;省、市两级架构的政务“一朵云”基本建成,聚合省级部门800多个信息系统,省公共数据平台已归集全省205.4亿条数据,全省统一的人口综合库、法人综合库、信用信息库、证照库,累计共享调用15.5亿次;初步建成全省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归集整理3066类、190多亿条基础数据;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累计为群众办理网上缴费业务1.4亿笔,节约群众办事时间约6600万小时。
2019年8月,浙江在原有政务服务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浙里督”监管平台,通过互联网邀请民众参与市场监管和日常监督工作,成为全国首个“互联网+督查”平台。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指数报告》显示,浙江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排名全国第一。
回顾2019年,“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展望2020年,“最多跑一次”改革仍大有可为。2019年11月,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作出了“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并要求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引领省域治理的创新性机制。在新的一年,浙江应结合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的大背景,充分运用新技术带来的新可能(万物互联、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等),重构治理逻辑、转变治理方法、创新治理工具,将数字治理的溢出效应发挥到极致,把零散创新的“盆景”变成制度体系的风景,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助推我国为全球公共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郁建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