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列车消杀员全身穿戴防护服护目镜在闷热的车厢里挥汗如雨
三伏天为列车消毒杀菌开工前都要先喝藿香正气水
2020年08月21日 04:13:51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吴崇远 见习记者 周琪 通讯员 王椰萍

  浙江在线8月21日讯 8月19日,杭州38℃。杭州南星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客车整备所里,一列等待着消毒的列车停着。

  绿皮车的空调已经关了,车厢里温度很高,一群“白衣人”正在里面忙碌。

  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全副武装,拎着一只只小水桶穿梭在绿皮车上。

  闷热的车厢内没有旅客,只有他们挥汗如雨的背影。

  或许你不知道,每一次列车出行前,都是他们用双手为列车的每一节车厢、每一个把手消毒。他们是列车消毒师,在这个夏天,也被称为防护服里的“套中人”。

QQ截图20200821041238.png

QQ截图20200821041250.png

 开工前吃防暑药

  火车入库就要开始消毒,最久的要干两个小时

  列车消毒师的工作,就是在客车整备库内对即将出发的列车进行全面的消杀。

  位于城南的杭州客车整备所,是目前杭州地区“Z、T、K”字头等始发普速列车的整备基地。火车出发迎客前,包括更换卧具备品、清洁车厢、消毒杀菌以及车辆检修等工作,都在这里完成。

  “列车车厢内的消毒工作,其实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以往是一个月进行两次全面消杀,今年疫情以来,给列车消毒已成日常,只要车辆一入库,我们就要立刻上车工作。”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客运段旅服车间消杀负责人张新茂告诉记者,目前杭州客运段担当七对普速列车乘务工作,“其中杭州客整所每天需要消杀五趟列车,另外还有宁波始发的两趟列车也需要消杀。

  和其他工作不一样,给列车消毒需要配合火车的时间,也就是“人等车”:什么时候火车入库,消毒师就得马上开始作业。

  早上六点半,第一趟列车入库,消毒师马上开始工作。根据列车编组长短不同,他们每次的作业时长也不一样:短一点的列车40分钟能完成,车厢多的最长需要两个小时左右。

  一般情况下,当天的最后一趟列车是晚上十点入库。“我们差不多还得工作一个多小时,十一点多下班。”44岁的消杀队员王师傅是华铁旅服支援列车消毒的工作人员之一,他告诉记者,组里一共有11人,大家是轮班作业,但很多突发情况下都需要大家立刻到现场。

  “我们必须做到随叫随到,有一次火车晚点了14个小时,回库都凌晨了,那也得硬着头皮上。”

  张新茂在一旁解释,消毒师的工作是列车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有他们在,大家就可以放心坐车。
  穿上防护服出发前,每个人都喝下藿香正气水

  三伏天,高温酷暑炙烤着每一节车厢,也考验着列车消毒师。

  每次上车作业前,消毒师都需要将自己“裹”起来。

  手套、护目镜、口罩、防护服、鞋套……一套完整的装备穿下来,他们只露出了自己的眼睛,就像一位“套中人”。

  “防护服摸起来好像很薄,只有一层,但这个是全封闭的,完全不透气。”因为热得受不了,很多人会先脱到只剩裤衩,才穿上防护服。“要是里面穿着衣服,出来保准能拧出水。”王师傅说。

  记者也穿上了一套防护服,并戴上护目镜、手套、口罩等全套防护装备,跟随工作人员一起上了车。防护服穿上后感觉很宽松,但真是密不透风,在太阳暴晒下,全身很快汗流浃背,护目镜里也迅速起雾,眼前一片白茫茫。

  出发前,每位队员都领到了藿香正气水和防暑药,并提前服用,就是为避免大家在车上中暑。为一次性完成一次作业,避免防护服的频繁穿脱,他们也会在上车前尽量少喝水。

  记者走过几节车厢

  还不到半小时已全身湿透

  上午十点半,消杀队员接到指令:要去整备库内的一趟列车上进行消毒作业。这是一趟从连云港东抵达杭州的火车,上午九点半左右入库。

  记者跟随消杀队员爬上没有空调的硬座车厢。刚进车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列车在整备库内是断电的,这些空调车又是全封闭,车厢里就像一个大蒸笼。”张新茂说,封闭的车厢温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升高。

  把手、桌子、行李架……只要乘客会接触到的地方,都需要消毒师擦拭。

  从第一节硬座车厢开始,一点一点向前推进。张新茂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对列车消杀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前用的是喷雾消毒,这种方式效率高,拎着喷壶走一圈就行,消毒一列车不到40分钟,但有些地方会喷不到,并且消毒水会让座位套褪色。现在改用擦拭消毒,更有效更安全。”但这意味着白衣人们的工作量更大了。

  以当天这趟从杭州发往连云港的绿皮车为例,16节车厢,5位消毒师同时工作,要两个小时才能完成。

  接近正午,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到了。身着全套防护服的记者跟随消杀队员走过几节车厢,还不到半小时已全身湿透。

  卧铺车厢,消杀队员吴大姐热得满脸通红,额前的头发已全部湿透。

  两节车厢的连接处,会开着一扇车门,这里是全车最凉爽的地方。消毒完一节车厢,队员们可以靠在这里稍稍休息一会儿。

  我们是铁道线上的幕后人

  只为旅客乘车安全

  消杀队员身后,还有另一位工作人员专门拿着一个本子做记录。

  “这是消毒作业记录表,记录每一次消毒作业的时间、作业人员,为了保证所有车厢消毒不遗漏,还需要记录每一节车厢的车号。”

  临近中午十二点,消杀队员们完成了这趟列车三分之二车厢的消毒工作,大家来到卧铺车厢稍稍休息片刻。

  48岁的梁大姐第一次参与到消毒工作中。她低着头,护目镜已经完全模糊。“汗全都滴到眼睛里去,都快睁不开眼了。”

  梁大姐的一次性手套也已湿透,勾勒出了印子,她把手套摘下来的瞬间,汗水不停地向下滴,手上因为长时间浸泡,都起了皱。

  “一天下来,我们能洗好几次澡。”

  没喝一口水,没吃上一口热饭,片刻之后,大家又投入到新一轮工作中。

  在列车中部餐车的吧台上,放着一块“已全列消毒”的台签。张新茂说,这是等全列完成消毒工作后,需要由消杀队员和列车长签字交接后才能摆出来。“我们是铁道运输线上的幕后人,只要旅客们乘车安全放心,我们顶着大太阳为列车消毒也就值了。”

标签: 责任编辑: 孙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三伏天为列车消毒杀菌开工前都要先喝藿香正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