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他用相机记录了杭州近半个世纪
打开谭老伯的相册 看“大莲花”盛开的过程
2020年10月01日 07:57:45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吴崇远 见习记者 陈馨懿

  2006年12月,当时的七甲闸社区

  2010年3月,试打桩基进行试压

  2013年11月,钢构基本完成

  2015年5月,“大莲花”穿上外衣

  浙江在线10月1日讯 老火车东站的第一趟列车、杭州城里的第一座立交桥、杭州“大莲花”从无到有的过程……

  83岁的谭启晓翻开一本本自制的影集,仿佛进入了一道时光之门,把我们带回了上世纪七十年代。

  46年了,这位老杭州人用手中的相机,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记录下了这座城市的变迁。国庆节前,打开这本影集,有一种特别的意义。

  谭启晓和相机结缘,要追溯到六十多年前。

  上世纪五十年代,谭启晓从铁路院校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作。当时单位里来了一位外国专家。因为第二年专家就要回国,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悄悄商定,等临走的时候,送专家一份秘密的“礼物”——一本记录时光的相册。

  “单位领导找到我,希望我能为外国专家拍一点照片。”谭启晓当时连相机都没碰过,一开始他觉得为难,后来还是接受了。

  外国专家离开后,谭启晓把相机交还单位。没过几年,他结婚了。“我老婆在杭州,我在上海,只有逢年过节,我们才能见上面。同事都会主动借给我相机,让我拍拍照。”身边的期待和美好,被一张张照片封存。从此,拍照,真正走进了谭启晓的生活。

  1974年,谭启晓结束了和家人分居两地的生活,回到杭州。

  有了相机的他闲不住。身为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谭启晓先把目光聚焦到各个交通枢纽上,他开始用相机记录杭城的各个车站,“杭州的城市建设,我尤其关注四样:杭州城站、杭州东站、钱塘江上的大桥和城市立交桥。”

  谭老的书房,更像一间“档案馆”。地面上堆着好几沓半人高的材料,柜子里塞满了一排排的文件夹。四十六年来,杭城的点点滴滴,都在这里了。

  除了参与建设的人员,恐怕很少有人比谭启晓更了解“大莲花”。从2006年至今,他现场探访了45次“大莲花”。

  “2006年,我看到钱江晚报发布了奥体中心的几个选址方案,就开始关注。”谭启晓拍的有关“大莲花”的第一张照片,就在2006年。当时,那里还是七甲闸社区。“大莲花”打下的第一根桩、搭起的钢结构外墙,第一次开始吊装外立面……每一次进展,都被谭启晓用相机记录下来,“这朵大莲花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看着它一点一点长大,期待两年后的亚运会,这里能成为最闪亮的焦点。”

标签: 莲花;谭启晓;杭州 责任编辑: 黄优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hznews/202010/W020201001286634621990.jpg

打开谭老伯的相册 看“大莲花”盛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