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再次入选杭州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将完成200个小区的综合改造提升。
3月9日,杭州市建委发布最新消息,全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持续发力,在综合改一次、补足配套功能、强化居民主体、推动长效治理基础上,融入未来社区、连片改造理念,推动片区资源统筹配置、多元主体参与改造,努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民心工程。
“通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在狭窄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补足公共服务配套功能;激发居民主体作用,满足不同阶段居民改造需求;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热情不高是改造的三大难点。”杭州市建委负责人介绍,杭州将拓宽思路,探索连片改造、存量资源整合、融合未来社区场景等模式,更加深入统筹老旧小区改造区域空间和资源整合,实现周边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破解老旧小区改造瓶颈。
关键词:存量整合,补足功能
杭州市下城区环北新村社区,一幢省文化厅下属原招待所辅助用房,如今已变成了邻里中心,儿童和老人在里面看书下棋。
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硬件设施老化、公共配套服务不足的问题,如何最大限度腾出空间、用好空间?杭州探索鼓励盘活国有存量房屋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先后出台《老旧小区综合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级存量房屋提供用于老旧小区配套服务的指导意见》,优先将老旧小区内或周边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存量房屋用于老旧小区配套服务,着力提升老旧小区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小区功能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截至2020年底,杭州市已盘活省、市、区三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存量房屋86处,约2.78万平方米,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增设各类服务设施。
今年杭州将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管理和运营。
关键词:连片改造、资源共享
连片改造、资源共享也是杭州老旧小区改造的一大特色,今年也将继续发掘。
此前,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就将三个街区全部纳入改造。“一号街区”着眼于畅通交通微循环,构建急救、消防通道,打造可根据需要和居民意愿实施封闭式管理的“微小区”;“二号街区”着重治理逢雨必涝的民生关切点;“三号街区”着重解决水杉路“三通”问题,使老街区敞亮起来,焕发商业活力。
锦城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连片改造有利于统一规划设计、分步分项实施,一体化解决问题。2020年他们将旧改资金多数用于地下管线施工,如自来水管更新、雨污水管网更新、强弱电入地、俞家弄治涝、天然气改造、入户电力扩容等等。
“集中连片改造更有利于空间资源整合和配套功能设置。”杭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因此在后续的旧改工作中,我们也将在合适的地方,继续推进该经验。”
关键词:立足未来、融合场景
杭州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实施过程中,改造方式从原先拆违、修补、整治为主,转为以综合改造为重点的有机更新,探索在有条件的老旧小区按未来社区建设模式改造,在改造中构建未来邻里、建筑、交通、能源、物业和治理等场景,健全老旧小区配套服务,打造“15分钟”居家生活服务圈。
如余杭区梅堰小区以未来社区建设为契机,通过保留小区水塔、老树、五瓣梅等记忆元素,打造社区文化体验空间,同时制定邻里积分机制,为小区居民提供“服务换积分、积分换服务”平台,打造邻里互助共同体。
这些都是未来社区九大场景之一“未来邻里”场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生动展现。“在旧改中,注重营造小区特色文化,通过挖掘小区的发展历史、地域特点、特色建筑、文化共识等元素,为公共空间确定文化艺术,形成贯穿小区的设计语言,塑造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增加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余杭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一提是,今年杭州市建委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推进老旧小区“需改尽改”。
目前,符合杭州市城市特点的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意见,正在制定中。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