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西湖边的老墙门里,有三支队伍紧“盯”着垃圾桶
没有物业,没有业委会 “后进生”染坊弄逆袭成了优等生
2021年03月17日 08:26:09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胡芸 通讯员 荀筱筱 朱琦能

  浙江在线3月17日讯3月13日,周六,清晨6时。夜色还未完全褪去,家住杭州湖滨街道涌金门社区染坊弄小区的陈明起了个大早,退休以后,他成了社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当天正轮到值班。他得赶在7点前,准时到集中点做好清理工作开桶。

  老陈在染坊弄小区住了几十年,算上一弄之隔的横、直饮马井巷,他认得10个老墙门、15幢居民楼、28个单元门里的不少住户。

  2019年8月15日,杭州市推出新版《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陈明成了一名志愿者,开始参与“定时、定点、定投”的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一年多来,这位离桶“最近”的人,也成了社区面貌焕新的第一见证者。

  有人不解

  “扔个垃圾也要管?”

  上岗路上,陈明和几个老邻居打了打招呼。老人们赶早,不少手里都提着垃圾,陈明带上橡胶手套,也不怕脏,拎着小半米长的火钳就在三五个灰绿相间的垃圾桶里夹进夹出,为投放做最后的挑拣工作。

  “现在这点工作量真不算大,以前一个垃圾投放点,三个人都管不过来。”陈明笑着解释说,染坊弄小区是老小区,没有业委会,也没有物业管理,不少房子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西北角上的饮马井巷,更有逾百年历史。这是一个严重老龄化的小区,住在这儿的530多户人家,有近四成超过60岁,“想要让老人们改掉大半辈子的生活习惯,分类扔垃圾,不是件容易事。”

  2020年5月,尽管事先做了通知和宣传,一大早涌金门社区党委书记还是听到了不少抱怨:“垃圾桶搞得这么少,扔个垃圾都不方便了。”染坊弄小区原本每个单元楼下都有两个垃圾桶,可供居民24小时投放,但为了提高垃圾分类效率,提升居住环境,垃圾被集中到两个固定投放点,每天早晚定时投放。投放时间段,由社区工作人员、保洁人员、居民代表等组成的垃圾分类志愿小组为居民提供正确的垃圾分类指导。

  陈明也是那时候加入了志愿小组,结果上岗第一天就吃了个闭门羹。“一位老邻居上来就没好气地说了一句,扔垃圾都要管,真是闲得没事做。”老邻居把垃圾一倒,甚至不愿再听陈明多解释一句。2个小时里陈明接过的垃圾,分好类的还不及一半,分类的准确也不高,多数都得他再挑拣一遍。

  陈明很清楚,垃圾分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陈师傅

  你教我分分”

  涌金门社区是杭州最早开展垃圾分类的试点社区之一。早在2010年,染坊弄1号和2号的32户居民就试点了垃圾分类“实名制”办法。但家住一墙之隔的陈明,对垃圾分类概念一直很模糊。

  2019年垃圾分类新标准实施后,他下决心试一试。家里的厨房一字排开4个大垃圾袋,一张垃圾分类宣传单就贴在正上方的橱柜上,他摸索了十来天,才能熟练地把海鲜贝壳、瓜果皮、动物大骨扔进合适的垃圾袋里。

  有了自身经验,老陈和涌金门社区的其他30多位志愿者,并没有急于求成。“其实大家的心理我都理解,前几天可能还算新鲜,不到一礼拜不少人就坚持不住了。”有人抵触,有人懊恼,老陈也还发现,有居民为了躲避检查专挑非投放时间,将垃圾扔在垃圾桶边。

  老陈没急着批评,连着一两周,他每每都是接过居民们递来的垃圾,拿远了再打开分拣,要是人家愿意听,他就再唠叨几句分类知识。渐渐地,他发现邻居们从不耐烦,变成了“陈师傅,你教我分分”,两周之后,陈明发现当初那位责备他多管闲事的老邻居,在家里分拣好了垃圾。

  “大家养成了习惯,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心情和氛围都好了很多。”马翔说,一个月的时间,涌金门社区的垃圾分类准确率,就超过了七成。

  不到一年

  从及格到满分

  涌金门社区,商业中心、商铺、餐饮店、写字楼、住宅小区鳞次栉比,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各个种类的垃圾。因此,对于垃圾分类这件“小事”,社区花足了心思。

  2019年8月,社区调研了近百户居民及沿街商铺,形成了社区垃圾分类调研报告,根据调研结果和居民意见,制定了工作方案。

  在此基础上,社区推出了三支志愿者队伍,由社区党员志愿者组成“红色天使”团队,每月第一个周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倡导绿色环保等主题活动;家庭志愿者组成“粉色天使”团队,每月第二个周六开展绿色环保知识进家门活动;社区内各单位党员干部组成“绿色天使”团队,在每月第三个周六开展针对性垃圾分类志愿活动。此外,社区还选出了12名少先队员担任“小小楼栋长”,律己管人,也让孩子们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认知。

  马翔还记得,刚推出垃圾分类新办法时,染坊弄小区还是垃圾分类的“后进生”,“60、70分不在少数”。不到一年时间,目前小区的垃圾分类率达到90%以上。在今年2月份全区考评中,小区的垃圾分类拿到了100分,垃圾总量也较过去减少了2桶左右。

  城市在发展,社区的居民也在变化。近年来,涌金门社区也搬进了不少来杭务工人员,他们晚出迟归,其中一部分人,对社区全域动员的垃圾分类要求并不关心。接下来,社区将加大力度,针对这群居民,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在社区内开展垃圾分类评比,在提升分类成效的同时,让居民们通过分类得到便利和实惠。“垃圾分类的‘人心工作’永远排在首位,更是撬动社区治理的杠杆。我们要从源头树立居民心中的“大环保”理念,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垃圾分类在居民中的百分百知晓率和百分百执行率。”马翔说,社区毗邻西湖,五代吴越国在此建涌金池而得名。小区的生活环境直接关系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希望通过人人参与垃圾分类,让社区环境更加洁净美丽。

标签: 垃圾分类;居民;志愿者;垃圾桶;邻居 责任编辑: 牟嘉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没有物业,没有业委会 “后进生”染坊弄逆袭成了优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