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数智托举凌云梦 寻访杭州数字经济发展历程
2021年07月15日 08:15:31 来源: 记者 齐航

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会议现场(资料图)

杭州市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动员大会现场 记者 郑承锋 摄

梦想小镇鸟瞰 记者 李忠 摄

  “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杭州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界。”2016年9月3日,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隆重开幕,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如此推介杭州。

  杭州的数字经济,迎来历史性的高光时刻。

  轻点鼠标,虚拟世界风吹云动,现实世界货畅其流。在两个世界之间,是一个“数智杭州”的凌云之梦。为了让这个梦想照进现实,杭州举全市之力实施数字经济(信息经济)“一号工程”,希冀在奔涌而来的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特别是数字化大潮中引领潮流、立于潮头,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数字变革策源地,拿到开启下一个“黄金二十年”的“金钥匙”。

  梦想正一步一步成为现实。数字经济的高歌猛进,为杭州的产业引擎注入源源动能,GDP总量先后跨越1万亿元和1.5万亿元两大关口;数字经济的赋能助力,让传统制造、传统商贸、传统农业焕然新生,驶上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数字经济的先行探索,将“杭州经验”“杭州方案”持续输出,为全省全国提供样本借鉴。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梦想之花正在绽放。

  红色档案

  数字“质”变 “一号工程”横空出世

  数字经济对杭州而言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问题。

  2013年前后,中央作出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的重要判断(“三期”即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落地到杭州,面对“三期叠加”的宏观经济环境,土地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监管趋严等因素彼此共振,曾经高速增长的传统制造业、商贸业进入发展瓶颈期,杭州陷入增速下行、效益下滑、动能下降的困局。

  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43.52亿元,比上年增长8.0%,增速在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再加苏州、无锡)里仅排在第19位;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7.4%,已落后于整体经济增速;民营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59.5%,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杭州经济亟须寻找下一个强力增长点。

  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和审慎谋划后,方向愈见清晰——2014年7月,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召开,大会作了题为“以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为突破口,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推进高起点上新发展”的报告,并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若干意见》。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以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为重要内容、以扩大智慧应用和信息消费为重要导向、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集智慧产业和智慧应用为一体的新经济形态,已成为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核心内容,给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全会报告作出了这样的分析研判。

  全会报告还明确指出,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已成为杭州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生产美的必然选择,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实现生态美的根本途径,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实现生活美的客观要求,建设智慧城市、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

  新的“一号工程”横空出世,廓清了杭州经济前行的迷雾。

  此次全会还为杭州数字经济发展擘画了清晰的“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要力争建成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全国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中心、物联网产业中心、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智慧物流中心、数字内容产业中心等“六个中心”。

  数字发生“质”变,杭州产业迭代升级来到巨变关口。

  产业“智”变

  杭州经济闯关夺隘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因为变革已势不可当。

  在“一号工程”的引领带动下,杭州的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三箭齐发”,数字经济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动能和活力,拉动杭州经济一路爬坡过坎、闯关夺隘。

  2014年,“一号工程”实施第一年,杭州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660亿元,增长20%左右,占全市GDP的18%以上。其中电子商务产业增加值560.25亿元,增长30.1%,增速居各产业之首;信息软件、物联网等重点领域快速增长,增加值分别达912.05亿元、242.22亿元,增长18.2%和15.9%。得益于数字经济的强有力驱动,2014年杭州GDP总量突破9000亿元,增长8.2%,增速自2010年连续四年回落后首次回升。

  2015年,杭州数字经济发展“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增加值达到2313.85亿元,增长25.0%,占全市GDP的23.0%,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其中数字内容、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和云计算大数据等增加值增幅分别达到35.5%、34.5%、33.5%和29.6%,呈现全面爆发的发展态势。

  在数字经济的加持下,2015年杭州GDP增长高达10.2%,增速时隔三年重返两位数,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3和2.2个百分点,高于上年2.0个百分点,居于全省第一、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第二。更重要的是,杭州由此大步迈过GDP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十个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的城市,为“十二五”圆满收官。

  “十三五”时期,杭州市委、市政府又应数字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不断推动“一号工程”迭代升级。

  2016年7月,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召开,提出要加快把杭州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

  2018年10月,杭州市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动员大会举行,提出要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行动,将杭州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全国数字经济理念和技术策源地、企业和人才集聚地、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地、产业数字化变革示范地、社会数字治理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

  2019年7月,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召开,提出要坚持数字经济和制造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形成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

  2020年7月,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召开,提出要全力推进数字赋能新基建、新消费、新制造、新电商、新健康、新治理等“六新”建设,力争培育出下一个“黄金二十年”的新增长点。

  数字经济,给杭州产业带来了脱胎换骨的“智”变。

  平台“治”变

  “杭州方案”勇探新路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如何将“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完美结合,使政府、企业、社会同向发力,打造一个万物生长、活力迸发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这是中国命题,更是世界命题。

  杭州作为先行者和引领者,肩负着为中国探路、为世界探路的使命。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浙江考察时,送给了杭州两个分量十足的“大礼包”——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当时,跨境电子商务方兴未艾,杭州作为“中国电商之都”已然走在前列,然而在寻求更进一步发展时,面临通关、纳税、结汇、支付、物流、金融等一系列问题,亟须在制度和政策层面先行探索、积累经验。

  2015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也是国内第一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杭州牢牢把握试点契机,针对跨境电商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了信息共享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智能物流体系、电商诚信体系、统计监测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以及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和线下“综合园区平台”,统称“六体系两平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杭州经验”。截至2020年底,“杭州经验”已在全国其他104个综试区复制推广,让“买全球、卖全球”更加便捷高效。

  2015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和萧山临江2个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红利,助推杭州在数字经济和创新创业领域跑出“加速度”。以高新区(滨江)为例,已集聚了华为、海康威视、网易、大华等一批数字经济领军企业,以全市0.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10.4%的地区生产总值,堪称杭州的“大孵化器”。

  在数字经济一日千里的发展中,其技术密集、智力密集、人才密集的特性愈发凸显,传统产业园区的空间结构变得与之不相适应。在此背景下,杭州跳出桎梏、另辟蹊径,探索建设“特色小镇”这一新型空间形态和承载平台。与传统产业园区相比,特色小镇土地更集约、产业定位更聚焦、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度更高,与数字经济的发展诉求高度契合,两者完美融合、相得益彰。

  坐落于余杭区未来科技城的梦想小镇,历经6年发展,创业项目从0到超过2000个,创业人才从0到近20万人,已然成为逐梦者的应许之地。在西湖区转塘街道的云栖小镇,研发成功了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云计算平台“飞天5K”,诞生了“杭州献给世界的礼物”城市大脑,是毋庸置疑的云计算产业“中国第一镇”……

  在平台“治”变中,杭州数字经济展现无穷生机、无限活力。

  红色寻访

  从“泥”到“云” 云泥之别的小镇传奇

  走进杭州云栖小镇展厅,一行字映入眼帘、熠熠闪光:“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你也许会恍然不知身在何处,无法想象这里几年前还是偏僻荒凉的工业园,只有几幢被农田包围的厂房,孤零零地矗立着。

  惊鸿巨变在短短几年中发生。通过坚定押注云计算产业,工业园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蝶变为云计算产业的“中国第一镇”。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的雄厚产业基础,这里还成为杭州城市大脑运行的“中枢”。2020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小镇,考察了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对城市大脑的创新成果表示肯定。

  从“泥”到“云”,云栖小镇上演了云泥之别的小镇传奇。作为小镇第一家入驻的涉云大数据企业,数梦工场是小镇传奇的见证者、亲历者、推动者。

  “这里产业定位明确,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设施逐步健全,高端人才不断汇聚,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创业生态,再加上云栖大会这样的行业顶级活动平台,我们认为云栖小镇真的可能成为中国的‘云硅谷’。”数梦工场研究院院长念灿华说。

  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点燃了数字经济的引擎,重塑了政府治理的模式。

  就拿数梦工场来说,这家公司从2016年4月开始,就持续参与了杭州城市大脑各阶段的技术体系创新与实践,成为城市大脑创始成员单位和金牌合作伙伴,是城市大脑产业化的主力军。

  数梦工场还基于城市大脑,为杭州“公交云”提供技术支持,融合人、车、站、线、路等数据资源,实时感知全城1047条公交线路、10183辆公交车、16109个公交站点的动态,实时洞察全城拥堵路段、拥挤站点,全面分析客流出行需求与公交运力供给的匹配度,有力推动了公交服务体验和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以智能化服务方便市民出行。

  “我们将持续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技术,全面覆盖政务、城市、产业领域,联合更多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一起为‘数智杭州’建设贡献力量,助力杭州在全省数字化改革中走在前列。”念灿华说。

  “云”卷“云”舒之间,梦想的光芒穿过云层,照耀一片热土。

  “犀牛”快跑

  万物生长的创业乐土

  工厂车间屋顶,遍布着科幻色彩的棋盘式吊挂,服装零部件在吊挂上往来穿梭;缝纫机一旁,有工人敲打电脑键盘,而工人的手边,放着一台平板电脑……

  这是一家服装厂?也许你不信,但确实是的。走进阿里“犀牛智造”工厂,你会目睹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联动融合发展,能产生怎样神奇的化学反应。

  “犀牛智造”工厂是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首个新制造平台,作为战略级项目保密运行3年后,于2020年9月在杭州临平揭开神秘面纱。

  如果说订单批量大、生产周期长的传统服装厂就像笨重的大象,那么专接小订单、即卖即生产的“犀牛智造”工厂则是快跑的犀牛。运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犀牛智造”工厂的运转效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4倍,可实现100件起订,7天交货。

  在这座高度数字化的工厂里,每块面料都有自己的“身份ID”,进厂、裁剪、缝制、出厂每个环节可跟踪;产前排位、生产排期、吊挂路线,都由AI机器来作决策;以往须清点物料和检查排期才能确定的工期,在“犀牛智造”工厂一键即可得到秒级回复。

  “新制造听起来高大上,对商家来说就是一家聪明的共享工厂,我们接小单、急单。所以90%的客户都是中小商家,尤其是淘宝天猫上的新品牌。”在犀牛智造平台CEO伍学刚看来,要让中小企业从繁重生产中解脱出来,让创业者专注自身优势和业务创新,也让他们具备与大企业竞争的关键能力。“‘犀牛智造’就是一家专为中小商家提供小订单的‘傻子工厂’。”

  杭州正在大力实施“新制造业计划”,通过数字赋能打造一批更聪明、更智慧的未来工厂,是重要的实现路径。类似“犀牛智造”工厂这样的标杆案例,正在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复制推广。

  犀牛快跑、羚羊跳跃、雄狮咆哮、骏马奔腾……我们依稀看到一片万物生长的创业乐土。

标签: 杭州;数字经济;云计算;产业;信息经济 责任编辑: 陈雷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hznews/202107/W020210715297293266183.jpg

数智托举凌云梦 寻访杭州数字经济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