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街道花苑新村北区临时停车场
开车上路,一怕路上堵,二怕车难停。停车场地的挖掘,折射出“提升城市品质”的民生温度和幸福厚度,在这方面,杭州始终没有停下脚步。
历年来,杭州市停车泊位建设均被连续列为浙江省或杭州市民生实事项目。今年,停车泊位建设又再度被列为杭州市民生实事项目,目标为“新增停车泊位5.5万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4500个”。
“我们不仅要增加泊位数量,更要提高质量。”杭州市建委停车办自加压力立下“军令状”:强化公共停车场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结合,围绕小区内外挖掘有限的用地资源,拓展停车位增量,坚持找准民生痛点,为提升城市品质啃下“硬骨头”,千方百计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
如今,这张“军令状”正实实在在转化为杭城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杭州市今年计划建成的17个公共停车场项目中,围绕老旧小区等住宅小区周边的项目就有15个,占比达88%。截至8月底,杭州市今年已新增住宅小区周边公共停车泊位3963个。
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
为共建共治共享筑基
要数量,更要质量。停车泊位与市民群众家的距离,无疑是考量泊位质量的重要指标。
不过,在空间、资金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拓展?杭州把停车泊位挖潜与老旧小区改造结合起来同步推进。
走进上城区红梅社区,中心位置新建的邻里中心已结顶,社区党委书记孙燕芬告诉笔者,这里还将给社区居民提供停车泊位。“停车和养老、托幼一样,是老旧小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孙燕芬介绍,该项目得到了杭州市建委大力支持,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和论证,最终决定与邻里中心结合建设。
红梅社区地下停车场效果图
放眼杭城,像红梅社区这样把停车泊位挖潜和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推进的案例还有很多,杭州市建委充分发挥市区联动、党建引领作用,派专员与社区街道共同参与、出谋划策。
上城区凯旋街道景芳三区利用小区广场新建社区邻里中心,新增地下2层智能停车位约80个,预计年底能投入使用。
“一开始想做传统模式,但由于面积太小,只能设计40个停车位。”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公管办主任王富强说,在和杭州市建委共同研究讨论后,计划采用智能停车位,车子驶入泊车区后,车库泊车板将车辆自动配送到停车位中,“不仅能增加40个停车位,还能节约车主的停车时间”。
留白土地成临时停车场
满足民生需求助力共富
多措并举、多方推动。目前,杭州市建委停车办对主城区范围内老旧小区周边的公共停车场项目加大建设推进力度,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用地资源,如公共绿地、城市广场、学校操场等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与老旧小区一墙之隔的城市闲置、边角用地土地,也被利用了起来。
杭州市建委停车办主动作为,政策给予保障,开启“绿色通道”,鼓励各城区通过合理利用留白土地及城市不易开发建设的边角土地,改造升级成临时公共停车场,增加停车泊位的供给。
前些日子,上城区紫阳街道永昌坝附近,原本一块杂草丛生的闲置地块被清理平整,并进行地面硬化,成为了临时公共停车场,得到了附近居民的一致好评。
这个临时停车场,是杭州市区联动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争取到了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的支持,通过改造可停放300余辆汽车,辐射周边多个老旧小区和单位,最大限度地满足周边市民的停车需求。
利用城市留白土地,除了缓解停车难,也有意外之喜,成为助力共同富裕的有力举措。
临安区锦北街道竹林村,将村内安置留用地、村民自留地等长期荒废的土地集中整合,设置规范车位580个,不仅满足了周边居民的停车需求,也让来这里游玩的游客停车更方便,助力乡村振兴。
竹林村花石街停车场
科学规划多措并举
让市民生活更便利
在解决老旧小区停车位缺口问题上,杭州不仅开源挖潜,还基于实效,探索出不同形式综合利用的“组合拳”方案。
余杭区良渚街道花苑新村北区,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时,也同步考虑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我们把工作做在了前面。”良渚街道住建部门工作人员施斌告诉笔者,在小区开始旧改施工的时候,就与良渚交警协调,在小区东大门玉管路一侧开辟了60余个免费夜间停车泊位。同时将小区车辆引导分流至小区一墙之隔的良渚村社会停车场,并实现价格优惠。
这是让政府、村集体、居民共赢的举措,解决了旧改期间业主停车位缺口的难题,也提升了公共停车场的使用率。
综合施策、挖潜用地,杭州市建委还联合城区采用BOT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增建停车泊位。上城区新工新村利用小区旁闲置用地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临时停车楼,增建了94个公共停车泊位。拱墅区大关西四区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将平面车位改为机械车位,预计将增建180个停车位。
“无论是停车位的挖潜还是老旧小区的改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市民群众能有更舒适的生活。”停车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市建委将进一步深化数智应用,优化停车结构,通过数智结合手段指导公共停车场精准科学的规划建设,促进老旧小区、医院等重点区域停车结构的优化调整,确保建成项目能发挥更大更好的社会服务效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