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东阳传统竹编成影视剧组抢手道具
2016年11月25日 14:29:43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叶永永

  浙江在线11月25日讯 传统的竹编制品已慢慢退出日常生活,但却在影视剧中“复活”了。昨日,记者在东阳六石街道北后周村看到,村民卢牡丹的竹编工艺品成为众多影视剧组抢手的道具,光是售卖、出租,一年的收入就有数万元。

  东阳传统竹编

  成影视剧组抢手道具

  昨天,电视剧《连城诀》剧组美术指导丁丁无意间“闯”进了卢牡丹位于北后周村肇庆堂内的竹编展示厅,一下子被卢牡丹的竹编工艺品吸引住了,想租借当拍摄道具。

  “这些竹编灯罩太精美了,跟我们的戏风很搭,画面拍出来肯定很美。”作为影视剧组的美术指导,对美的东西,丁丁向来很敏感。“这种纯手工竹编的灯罩符合戏剧的年代,很真实,不像塑料或者钢制的道具,总有些现代气息。”

  其实,《连城诀》并不是第一个向卢牡丹租借道具的剧组,自今年10月在肇庆堂内开设竹编工艺品展示厅以来,已有多家剧组向卢牡丹租借竹编工艺品。“现在来村里拍摄的影视剧的剧组比较多,很多都来租借,都记不清名字了。”卢牡丹说,许多剧组的工作人员都夸她家的竹编工艺好。

  出售、租借竹编道具

  一年收入就有数万元

  卢牡丹今年64岁,14岁开始从事竹编工艺,如今她仍和丈夫一起编制各种竹编器具。在肇庆堂的竹编展示厅内,摆放着红饭篮、洋龙篮、挈盒等婚嫁用品,以及一些竹篓、斗笠等日常生活用品。

  “现在我们只负责制作竹编制品,生意上的事主要由儿子打理。”卢牡丹说,一些剧组购买、租借道具的事情都由儿子经手。卢牡丹的儿子卢继强在东阳中国木雕城经营一家竹编工艺品店已有近10年,跟影视剧组打交道已有多年。

  “以前也有许多横店的剧组和道具公司来店里采购过竹编制品,那时候价格便宜,几千元钱就能拉走一车。”卢继强说,但是现在的行情不一样了,光租借就能赚不少钱。

  以《连城诀》剧组看中的竹编灯罩为例,租借的价格按原价30%左右计算,100元的灯罩租借费就要30元,价格越贵,租借费用越贵,如果价值上万元的大师作品,租借一次的费用就要上千元。

  随着东阳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来北后周村拍摄取景剧组的增多,卢牡丹夫妇的竹编手工艺品越来越抢手,不算其他收入,光是出售、租借竹编道具,一年收入就有数万元。

  道具产业能否成

  竹编工艺新出路?

  曾经,北后周村是个竹编专业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竹编,其编织的挈盒、饭篮等畅销,甚至出口国外。不过现如今,竹编产业已没了往日的风光。

  目前,北后周村只有少数几户人家还在坚持竹编这项传统工艺。“以前我们村里的竹编作品有数百种,但是现在能编出来的不到一半,许多已经失传。”卢牡丹说,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使用竹编制品,学的人也不多。

  “年轻人认为竹编没有市场,赚不到钱,而且学习竹编辛苦,周期又长,没人肯学。”卢牡丹说,这让竹编这门手艺越来越没落。

  如今,趋于没落的竹编制品成了众多影视剧组抢手的道具,东阳竹编似乎又焕发出了新生机。“依托东阳的影视产业,一旦道具产业被开发出来,那将是东阳竹编工艺的又一春。”卢继强说。



标签: 竹编;道具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