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致力公益活动的人开了家素食餐厅
俗话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但是最近几年,我们的身边时不时会看到一些给市民免费吃饭的公益餐厅。上周,记者在市区寺后皇街,发现这里多了一家公益餐厅。
这家开了两个多月的公益餐厅,生意很不错。但是,这是一家“贴钱”的餐厅,两个月下来,已经亏了3万多元。
一家亏钱的餐厅,如何持续下去?
用爱心唤醒爱心
公益餐厅亏钱运营
在市区寺后皇街上,有一家名为“幸福家人”的素食自助餐厅,开业两个多月来,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这是一家公益餐厅,到这里用餐的客人很多是免费的。
幸福家人的素食餐厅由在市民政局备案的金华市幸扶家人公益服务中心创办,这个名字不隶属于任何公司,是一个公益组织。
餐厅的员工除了厨师,其他都是义工,店内装修也是由一家企业赞助的,店内餐品都是素食,自助式,20元一位。除了正常营业外,该店从开业之日起就对环卫工人、80岁以上的老人和现役军人免费开放。
记者在店里看到,到了饭点,就有不少环卫工人前来免费用餐,义工忙前忙后地服务着;要是80岁以上的老人独自前来用餐,义工还会陪着聊聊天什么的。
店方负责人对记者说,餐厅的知名度不大,收费的客人不多,虽然素食餐厅的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也有不少爱心企业和会员捐款捐物,但他希望亏损的窟窿最好还是能通过正常经营来弥补,素食有益健康,客人来这里用餐,既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又能向弱势群体传递爱心,何乐而不为?
“本来我们一直都想做这个公益项目,两个月前刚好看到这里有餐厅转让,之前是两个小姑娘开的餐厅,然后我们就把它转过来了。”餐厅的管理人员韩佳纹介绍说。
虽然有义工,但是餐厅的运营还是需要成本:店面租金、厨师的工资、食材的采购等等,都需要资金运转。两个多月下来,亏损近3万元。
两年举办百余场公益活动
“幸福家人”队伍不断壮大
金华幸福(扶)家人公益服务中心的创办源于两年多之前几名爱心人士的一次次公益活动,先是几个人,后来是十几人、几十人、上百人……公益活动的队伍不断壮大,并于2016年1月在市民政局注册成立了这一致力于发展公益事业、奉献爱心的民间社团。
幸扶家人公益服务中心的介绍资料显示,中心有5名发起人和3名合伙人,韩佳纹是理事长,而且5名发起人都有自己的企业。中心目前已有实名在册的志愿者4000余名。
公益中心成立一年多以来,举办了100多场公益活动,常态化的有“关爱抗战老兵系列”———每周一次上门看望抗战老兵,为他们送上饭菜、水果,帮着打扫卫生、理发;“走进敬老院”系列,金华的多家敬老院时不时留下幸福家人的足迹,给老人们送去爱心物资的同时,逢年过节还排练节目上门表演,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还有倡导无偿献血、关爱环卫工人、资助贫困生、关爱无家可归者、给贫困户送温暖等等。金华市区有不少人给横街口地下通道里的爱心屋捐过衣物,这个点也是幸福家人公益服务中心设立的。
“虽然素食餐厅一直亏钱,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把它继续下去,通过大家众筹等各种方式。”韩佳纹说。
本报记者 汪咏慧 杨林聪 文/摄
我市此前有尝试
公益餐厅也要会“造血”
2016年夏天,金华市区胜利街四牌楼,一家开业半年左右的素食餐厅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关门。
此前,这家餐厅老板热心公益,70岁以上的老人用餐半价,环卫工人在规定时间内用餐免费,一些孤寡老人、生活困难的群众也可以领取免费餐券。
和金华市区这家餐厅关门时差不多时间,义乌市区工人北路上也在筹划开出了义乌首家公益素食餐厅。素食餐厅通过众筹的模式开办,面向社会吸收爱心股东200名,每股5000元,无分红、不退股,所有盈利全部用来做公益。
尽管先前通过媒体帮忙发酵,顺利完成了众筹,但遗憾的是,因为餐厅的房子最后没能谈拢,义乌这家探寻“造血式”公益模式的素食餐厅最终没能开起来。
“这件事情想起来挺遗憾的。”义乌这家公益素食餐厅的发起人“安静”昨天告诉记者,和之前相比,现在他们准备尝试公益蛋糕房,“素食餐厅面向的群体窄一些,环卫工等群体比较固定,蛋糕房的群体更大,广大市民都能参与。”
在“安静”看来,公益餐厅能否持续,其本身的“造血”功能很重要,能盈利才能持续。
记者搜索公开报道后了解到,关于公益素食馆,我省的海宁走在了全国前列。
2015年1月1日,海宁南关厢素食馆开张。短短3天里共89位股东入股82万元,最后100位股东筹资100万元。
开业之初,参与“众筹”的100位股东几乎都做好了心理准备,起码得摸爬滚打3个月,再贴半年钱,才可能盈利。没想到才两个多月,净利润就有4万多元,实现公益活动自身“造血”。这些盈利善款,先后用于1万份腊八粥和救助患病女义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