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当各地大学生打开购物车“买买买”时,义乌工商学院大三学生周振作为“卖家”的一员,忙得不可开交。他和同伴开了一家淘宝店,去年“双11”卖出5000张保暖鼠标垫;今年他们卖的是一款防霾口罩。在周振的同学中,除了开淘宝店的,还有人提供拍摄、修图、模特、物流等服务。该校毕业生中有更多人活跃在义乌,成为电商创业大军中的一员。
据省教育评估院的跟踪调查,浙江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我省高校2011—2015届毕业生一年后的创业率分别为3.8%、4.42%、4.63%和5.02%、4.8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记者从金华几所高校分别了解到,金华大学生毕业生创业率同样走在全国前列。
义乌工商学院:学生淘宝开店超2000人
2009年,义乌工商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淘宝创业班”,首批招收4个班级共120名学生。
当时,学院领导曾拍着胸脯保证:“淘宝班”毕业生人均月收入将超过1万元。那时,即使是名牌大学毕业生起薪也很难过万。学校的这一豪言壮语,自然会有许多人质疑。然而,3年后这120名学生交出的成绩单是: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至少有30人。
在这些学生中,涌现了不少“传奇人物”,比如河南籍学生石豪杰,在那一年高考中考出二本分数,却执意要到义乌来读高职,圆自己创业梦。来读书的时候,石豪杰连学费都要靠助学贷款;而3年后毕业时,他已成为一家3D眼镜公司的老总,拥有5项国家专利,并与一家全球500强的企业成为合作伙伴,身家过千万元。发挥学生们的特长,帮助他们成长,这便是学院当初设置“淘宝”班的意图。
几年过去,“淘宝班”改名叫“电子商务创业班”,对学生的培养,逐渐向全球速卖通、出口通以及独立批发网站等多种大型平台转移。而今,创业班走到第四代,创业项目增加,创业激情不减,一批又一批的电商人才成长起来,各种“传奇故事”也越来越多。目前,该校学生在淘宝上开店者超过2000人,每年“创业”收入超过2500万元。
金职院:校友结对辅导传授创业经
1996年出生的男生吴姜宏,去年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成功融资180万元创建洗衣共享服务平台———“E洗乐”。该项目可帮助店主通过移动支付收钱,顾客则可以利用“E洗乐”快速找到附近的自助洗衣店,衣服洗到哪个阶段都可以在手机上看到,洗衣结束也会收到自动提醒。“E洗乐”平台已经在金华市区布了几十个点,还拓展了杭州市场,并获得种子、天使两轮融资。
吴姜宏是如何抓住这么好的创业机会的呢?他说,自己在校期间的几次小规模创业积累了经验,去年金职院挑选有创业意愿和项目的优秀在校生与已成功创业的校友结为师徒,校友、杭州西铭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万正成了他的师傅,传授了不少经验。去年11月,吴姜宏注意到市区的自助洗衣机都还是投币的,便利用自己应用电子技术的特长,开发了自助洗衣机通过相关软件实现移动支付,同时又找人开发了相关硬件,并找到一个房地产老板先后投资180万元,把这个平台运作起来。
除了吴姜宏,在那一次通过学校师徒结对的其他5名学生也在各自的创业路上取得不俗的业绩。建工学院学生张铭铭与瑞安名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丰结对后,现从事中央空调和外墙保温工程项目,单个项目营业收入达300多万元。
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过硬的专业背景和技术。该院还有宠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开起宠物诊所,酒店专业学生毕业后开起蛋糕房,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毕业后开起养殖场……据省教育评估院数据,金职院2015届毕业一年后创业率为5.7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上财浙院:青创工场带动学生创业
去年3月,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挂牌成立“创业学院”,并被授牌金华市“青创工场”。
据介绍,上海财大浙江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由来已久,早在3年前就开设了工商管理(创业管理)专业,从2014年开始招生。目前,该校创新创业园区一期总面积超过1200平方米,学生创业项目包括电子商务、网络科技、信息咨询、互联网金融、进口贸易及创意咖啡等。学院除了为学生聘请8名校外导师外,“创业学院”成立当天,学院还与赛伯乐(中国)投资集团、北大金华信息科技园、金华电子商务创业园签约,这3家成为该院首批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该院学生李想也是创业学生之一。2015年3月,他与同伴合伙成立金华雷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企业信息咨询、网站APP开发、UI设计、网络平台代运营和软件销售为主营业务的网络科技公司,同时旗下经营一家以信阳毛尖为主要销售产品的天猫旗舰店。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公司先后与上海远丰集团、浙江恒风集团、金华汗城汤泉等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单月最高销售额数万元,并获得市网络经济局提供的创新研究资助。李想说,在创业过程中,从场地到政策支持,以及后期业务发展上,学院领导和老师都给予了许多指导和帮助,使他们顺利渡过了创业初期种种难关。
浙师大:用知识收获“第一桶金”
今年5月,由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发起的“寻访2016年大学生创业英雄”活动落下帷幕,浙师大学生张思橦获“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称号。 而在去年举行的“创启未来”国际青年科技创业大赛中,张思橦团队更是与来自哈佛、芝加哥、硅谷的创业团队同台竞技,最终获得全球第10名。
张思橦的创业项目“Y-GPS”全称为“青少年成长导航与能力拓展系统”。这是一种革新的教育服务形式,实行线上线下并行模式,通过线上测评,发掘中小学生潜能,线下配备成长导师,从学习、健康、性格、特长等各方面进行“导航”式辅导与服务。“Y-GPS”项目就像一位私人人生规划师,为孩子总结过去,评估现在,规划未来。过去两年里,张思橦和团队在重庆市巴川中学、重庆外国语学校等5所重点学校投入项目试点,采集了1万多例学生数据跟踪观察。两年后,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有些叛逆期孩子不愿跟家长沟通,却能积极主动与成长导师交流。
说起自己的创业,张思橦觉得与母校提供的专业背景息息相关,她说,浙师大的教育资源雄厚,有利于提高这一创业项目的技术含量。“我把‘Y-GPS’项目当作我的终身事业,我不但是一名大学生创业者,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教育服务者。”
在浙师大,创业创新教育开始得很早。该校创新创业学院成立于2011年,2016年更名为创业学院,由本科教学部、学生处、团委、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等单位联合运营。每届面向在校全日制一年级、二年级本专科学生和一年级研究生招生近百人,系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培养、培育具有企业家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创业团队。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