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生态乾潭打造迷人的“诗和远方” 新老村民点燃乡村复兴的火种
2018年04月19日 16:06:00 来源: 金华日报 张益晓 陆雍蓉

  一个坐落在海拔400多米山坳中的小村庄,除了发展农家乐和民宿,它还能做什么?建德市乾潭镇胥岭自然村给出的答案是:尊重传统、尊重历史,循序渐进,在文化复兴中实现崛起;另一个啥资源都没有的下包村,乡村振兴的途径也是让村民从不理解到支持,它因地制宜,在村里的山头上建造了山地车赛道,从建成到现在,已吸引6000多人次前往体验……

  驱车从杭州城区出发,过桐庐境内,翻过一座座高山,4月3日,当记者抵达目的地建德市乾潭镇胥岭自然村时,不禁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这真是恍如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背依大山,鸡犬相闻,一丘一丘的梯田油菜花从山脚延伸至岭尖。置身岭上,鸟儿啁啾,清风徐来,那一刻,路途的所有疲劳瞬间消散。

  更惊艳的是,在山腰处,还有一家颇具格调的初见书房,书架上摆放着《造物的日常》《一个人的村庄》《身体的乡愁》等书籍。抬头间,看见一方文字——“建德乡旅图书馆”。

  “你们好,来杯茶,还是咖啡?”轻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约半个小时后,在书香和咖啡的浓香中,建德市乾潭镇副镇长包韩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有关乡村振兴的故事。

  文化植入共建共享 新老村民点燃乡村复兴的火种

  在初见书房,给我们磨制咖啡的是一位来自上海的女士。她向往山居生活,带着女儿于去年来到这里。她白天在书房里忙活,傍晚在田间播种,晚上抬头观看满天的繁星。她的女儿在山下的一所初中上学,来回乘坐班车,女儿也喜欢上了这里的山、水、空气和蔬果。

  在胥岭,如她这般的人,被称为“新村民”,共有20多名。“新村民”来自全国各地,分别租住了老村民的土屋。他们尊重山里的风俗,彼此和谐相处;他们在晴耕雨读中,感受着生命最原始的质感。

  “这是诗意地栖居,‘新村民’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包韩说,胥岭自然村隶属邵家村,历史悠久,与桐庐钟山子胥村接壤,至今流传着有关伍子胥的美好传说。2016年前,胥岭还是一个凋敝的小山村,村内少见青壮年,唯有几十位老人在山上生活。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两个属性是人和文化。人来了,乡村就活了;有了文化,才能持续发展。”这些年,包韩一直在深度关注并持续推进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不一定是推倒重来,也不能一味追求‘眼球经济’,而要尊重传统、尊重文化,我们可以因地制宜,而非千篇一律。”

  2016年10月,在乾潭镇政府的支持下,邵家村与三生谷生态书院合作,确立了胥岭自然村以“国际生态村”为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将胥岭作为乾潭打造“杭州都市圈生态健康城”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先行示范点。

  “三生谷生态书院致力于培养中国未来生态村建设的种子青年,从生态、经济、社群、文化四个维度来全面构建生态村建设。”包韩介绍,截至目前,书院已面向全国开展了60多场培训,先后吸引上千人来此学习,“这20多名‘新村民’,就是通过活动与胥岭结缘的。”

  2017年,江苏远见控股集团的加入,更是给胥岭的发展增添了“文化高级感”。采访当天,恰逢江苏远见控股集团浙江事业机构常务副总周晓冬先生到来。“建书房、做民宿,我们都不是跟风,我们更关注可持续发展,并看重我们能为这里担当什么责任。”他说。

  作为国内知名的旅游业全要素整合发展的规模型企业,江苏远见集团在旅游开发上经验十分丰富,集旅游产业研究、旅游规划、景区投资运营、旅游要素品牌直投于一身。“投资胥岭是我们一个新的尝试,也是一种转型。”周晓冬说,在这里,他们不是一个纯粹的投资客,而是合作伙伴,在共同经营理想的旅游项目。

  记者获悉,该集团在胥岭投资兴建了初见书房和玖树云上民宿。当前,该集团已与乾潭镇政府达成协议,将初见书房打造成属于普罗大众的文化客厅。“比如,这里的村民可以随时出入书房,楼上的综合活动室每月可免费使用4次等,我们要让农民过上有自尊的生活。”包韩高兴地看到,春节期间,胥岭的麻将声少了,来此阅读、学习、写字的人多了。

  “共建、共享,我们期待与地方政府、本地村民和‘新村民’一起,共同实践乡村振兴的梦想,点亮乡村复兴的火种,守护乡愁,守护乡村家园。”周晓冬情怀满满。对这个项目,远见集团创始人程宏深感“这也许是我在2017年所作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他希望,在很多年之后,大家仍然可以在纯净的中国山村仰望星空。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胥岭,老村民们在思想和生活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热爱自己的家乡,也更相信山村纯天然的蜂蜜、果蔬等,是具有更高价值的。

  就在清明节前夕,2018年胥岭民乐节暨建德市乡村旅游招商推介会,在胥岭的田园中举办。在古朴而自然的毛竹舞台上,来自上海乔珊古琴乐团的声声演奏,让人醉心其中。活动不仅吸引了山东、上海等地的游客,还吸引了一位澳大利亚华人投资商,其非常看好在保护中发展乡村的模式,表示将积极寻找合作机会。

  无中生有因地制宜 山地车公园带动乡村闹起来

  跟着包韩的车,迎着徐徐而至的山风,穿过满眼金黄的油菜花地,记者来到了下包村。这个位于乾潭镇西北的村,因为一座新建的勇峰山地车公园,在业界名声渐响。

  山地车公园,是一个无中生有的项目。陈建军是下包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干部7年了。“我们有2400多人,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茶叶,以及外出打工。”他说,在乾潭镇政府以及包韩的谋划、帮助下,下包村决定因地制宜建设山地车公园,“我们村山林面积较大,适合建骑行赛道”。

  “初创阶段,群众并不看好,甚至有不少闲言碎语。”陈建军笑着说,赛道初步建成后,一拨又一拨的人前来骑车,老百姓对此感到十分惊讶,内心也逐渐接受并认可。

  “乡村振兴一定要做规划,规划定位越准,发展越快。”包韩说,他们邀请了来自加拿大的具有丰富国际山地车公园骑行经验的赛道设计师Weith Williams,还有国内最优秀的山地车赛道修路师参与建设。整个公园规模达2000亩左右,线路主要风格为流畅速度型,赛道由飞包、坠台、陡坡、弯墙连续组合而成,可玩性可塑性高。

  随后,下包村又专门为自行车玩家建设了以自行车为主题的“骑行驿站”酒店,并从细节出发,处处融入自行车元素,除在每个房间设置了停车架外,酒店还免费提供寄存车辆和洗车等服务。而且,还设有餐厅,餐厅的食材则源自下包村自产的有机农产品。

  “去年7月26日骑行驿站试运营,去年国庆节就客满了。据不完全统计,已先后有6000人次来此体验山地车项目。”陈建军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休闲类项目发展前景肯定好。

  “乡村振兴一定要有产业,乡村旅游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对下包村未来的发展,陈建军也十分明确,“当前,我们首要解决的是,山地车的运送问题。”他表示,以后还要争取承办大型赛事、大力发展山地车运动培训,“只要人来了,就可以带动民宿发展,也能带动农产品销售”。

  通盘考虑精准“落子”开创“全民兴镇”先河

  在下包村,记者注意到了一块大型宣传展板,一句“嗨!回家真好”攫取了大家的眼球。该展板以“乾潭好地方”为中心,展现了该镇的在建项目和已建项目。

  富春俱舍、幸福田园风情小镇、风生水起皮划艇基地等10多个旅游休闲项目,已完成投资额超6亿元。还有在建的胜奇山水运动酒店、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等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此外,几个重要区块的储备招商项目正在进行中,还有在谈的酒店、运动、养生等项目多达20个。

  在包韩看来,乡村振兴是实现乡村发展的重要战略,将引来乡村开发热潮,“但无论是投资商还是政府、乡村,都必须保持头脑冷静,必须看重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同时,她认为,乡村振兴存在不可复制性,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成功模式容易陷入困局,“一定要放眼整个大环境,通盘考虑,精准‘落子’,要因地制宜,做独一无二的、有文化内涵、有本地内生力的产业”。

  近年来,位于建德市东北部的乾潭镇,充分利用环境优势、资源优势、人脉优势,在乡村振兴上重视“整盘棋”谋划,大力推进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服务业,在建德全市开创了“全民兴镇”之先河。

  2014年,乾潭镇成立了服务业办公室,包韩担任负责人。热爱美术和音乐、酷爱研究政策、喜爱交朋友的她,充分发挥自己的各种优势,致力乡村振兴。

  “发展融合一、二、三产的服务业,是乾潭镇振兴乡村的一大路径。”她说,服务业是创业与就业受众面最广大的产业,乾潭镇始终坚持“以生态文化为灵魂、以农村农业农民等乡土资源为依托、以健康养生为主题、以创意元素植入为手段、以融合发展为目标”,精心组织招商,引智引资,以点串线,以线扩面,分步分梯度实施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相互带动的服务业项目。

  乾潭镇全面思考农村社会组织再生问题,并在胥岭开展试点实践。“以胥岭现有的传统民居、农业、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等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建设为主旨,以国际生态村生态文明理念为标准,吸纳各方智力、能力和人脉资源,全面规划与重塑中国传统村落‘人文与环境友好、天人合一’的田园景观,培育与提升村民自治自建自信能力,发展有机农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多种业态融合共生的产业体系。”包韩说,要将胥岭建成一个可持续的经济、生态、社群、世界观四维度平衡发展的生态村,实现农耕文化和传统文化信仰滋养下的精神富足。

  此外,乾潭镇高度重视农业提升问题,强调以乡旅带动农业,以创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我们聘请台湾生态专家,在全镇指导有机农业生产。”包韩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们尝试着培育了有机茶叶、草莓、火龙果、桃子、水稻和莲子,并将当地的农特产品进行创意包装和销售,甚至还筹建了乡创联盟,将当地工业产品,如家纺用品、布艺沙发等也划入旅游商品开发。

  乡村振兴,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根本的建设者。在推动农民主动创业和就业上,乾潭镇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方面,通过发挥当地成人学校的教育培训职能,以村为单位组织农民参加培训,并将培训对象纳入劳务公司,帮扶农民开阔创业思路和就业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和留住高素质的志工人员,通过这些有致于乡村发展的有识之士来完成乡村社区营造,发动农民自主自治自理乡村建设,建立农民自信。

  云朵轻盈,溪涧清越,鸟鸣起伏,在乾潭,一起走过四季,生活如此诗意。

  【重要启示】

  在乾潭镇的小村落中采访,副镇长包韩的一个观点总是不断在记者的耳边回响。“乡村振兴一定要有文化内核,不能让村民从一种贫穷走向另一种贫穷。”

  不让村民从物质贫穷走向精神贫穷,在胥岭,包韩一直在为这样的目标而坚守、努力。曾经,一家很著名的地产投资公司找到她,想把胥岭整村租下,开发搞民宿,面对如此大的“诱惑”,包韩冷静地拒绝了,“那是一种掠夺式的开发,是一种将本地文化连根拔起的开发,我不能让胥岭遭遇这样的命运”。

  为此,在具体实践中,包韩选择了价值观非常对口的江苏远见控股集团,在山腰上,该集团开了一家书房和民宿,对原先的村庄没有丝毫的破坏,并通过书房与当地村民相融相生。

  如果城市叫“有机更新”的话,胥岭的这种方式可以叫作“有机开发”。

  此外,包韩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观点,乡村振兴对于不同的村落必须量身定制,没有现成的简单复制模式,必须综合所有的因素,包括村落自然禀赋、村民思想意识、村庄产业基础等等,进行统筹谋划,这样才可能走出一条持续发展之路。同时,还要将人力资源发挥到极致,积极调动各类人群的乡村振兴积极性。

标签: 乡村;乾潭镇;振兴 责任编辑: 洪慧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