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3月14日讯 今年以来,永康市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市委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十大行动的要求,按照全市作风建设大会暨做实做细“三服务”活动推进会提出“形象要在一线树立、作风要在一线转变、能力要在一线提高、情况要在一线掌握、工作要在一线推进、决策要在一线落实、问题要在一线解决”“七个一”要求,努力实现真服务、深服务、大服务。本报集中采撷了一组永康各单位各部门开展“三服务”的好做法,推动永康高质量发展,展示永康腾飞新成就。
当好“三农”发展“娘家人”
农业农村局 为群众送“干货”为基层解困难
前期连日阴雨让不少农业种养殖户发愁。永康市石柱镇前郎村柯桥洞养殖场的郎晓华却干劲十足。原来,永康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局的“三服务”工作小组又来到了她的养殖场,现场为她的美丽牧场建设出谋划策,对症开了不少“良方”。
“粪污收集处理通道坡度不够,时间久了会导致粪便没办法排出去,容易堵塞淤积。”“消毒室的消毒池是第二道防线,还没有按照要求配备到位,要与门同宽,比脚步宽一点,踩过消毒池才能进去”……根据养殖场建设现状,工作组逐一提出了解决方案。“现在有了主心骨,接下去该怎么做清清楚楚。”郎晓华说。这不,底气十足的她趁着热乎劲抓紧投身养殖场改造升级。
目前,永康正在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强化绿色养殖模式,全域推进美丽牧场建设。畜牧局年初就分5个工作小组送“三服务”下乡,助农惠农到田头,到全市养殖场现场了解美丽牧场创建情况,宣传有关政策,把握创建进度,掌握创建过程中的难点,提出解决建议,指导畜牧业提质增效,帮助养殖场按时规范完成美丽牧场建设任务。到目前,畜牧局累计参加服务人数95人次,走访企业35家,走访群众27户,收集归纳各类问题25个,解决25个,坚决当好养殖户的“主心骨”。
为农民送技术送服务,还为农户化解矛盾。3月8日晚,永康农业执法大队接到群众举报电话称其养殖的鱼产品因受到附近企业污水影响大面积死亡,大队负责人胡官军立即记录相关信息,第二天上午,执法大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3月11日上午,执法大队联合养殖技术专家、水务部门以及生态环境部门共同前往现场,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与养殖户、企业主进行沟通。根据各部门联合调查结果,事故原因已基本清晰:一是由于养殖技术不成熟、管理方法不完善,部分鱼类感染水霉病;二是持续阴雨天气,导致附近废弃藕塘污水溢出,致使死亡数量骤升。当天下午,经过各部门、养殖户、企业主反复协商后,双方达成和解,企业主承诺向养殖户支付四万余元补偿款。
“群众的需求就是服务工作的方向。要通过三服务,让担当有为成为农业农村干部的新品质。”永康农业农村局局长赵斌表示,将从永康农村实际出发,做足 “美、强、和、富”四字文章,以美丽乡村撬动广阔农村的发展空间,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记者 孙武斌 通讯员 程炜航)
深化知识产权标准品牌战略
市场监管局 紧扣“高质量”助推工业经济
为进一步高效服务和支持企业发展,推进永康质量强市战略,永康市市场监管局整合“大部制”机构资源,紧扣“高质量”主题,深化知识产权、标准、品牌战略在市场竞争中的战略作用,在助力经济发展中成效卓著。
去年新增省级商标品牌示范企业3家、省知名商号5只、浙江名牌产品7只,全年新增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4项、行业标准8项、“浙江制造”标准41项,获“品字标”认证证书39张、“一带一路”认证证书20张,“品字标”建设居全省县级市首位。
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工业大会上,永康颁发了“永康政府质量奖”“浙江省知名商号”“浙江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主导、参与制订‘浙江制造’标准及‘浙江制造’品牌认证企业”等10大类奖项,奖金合计3035万元,共有160余家企业受惠。
此前,永康市市场监管局围绕“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工作主线,细化目标,强力实施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发挥质量认证在企业中的“信用证”“通行证”作用,加强抽检频次和力度,引导企业对标先进、补齐短板,树立“质量第一”理念;加大品牌保护力度,严格侵权处置。2018年,工业产品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建筑、水利、交通等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查处商标侵权案件54起,罚没款184.2万元。
日前,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三服务”活动,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积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在品牌培育、知识产权、标准等方面问题,并解读利好政策。实行“百名干部联百企”制度,与企业建立“一对一”联系,设立“企业联络员”,建立企业帮扶“白名单”,破解企业实际难题。目前,已汇总联系企业名单253家。(记者 舒珊珊 通讯员 任六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