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浦江3月30日讯(记者 徐贤飞 通讯员 郑玉峰 蒋松滔)农民建房审批,程序复杂繁琐。从村民提交申请到审批完成,至少需要几个月。可这个审批“长跑”事项,浦江郑宅镇农民不用跑了。
29日上午,在浦江县郑宅镇红光村的村办公室,不到20分钟,镇农民建房联审服务团就对村民王根土的2间住房申请作出了联审。“再做个危房鉴定,相关材料交给村代办员,我都不用去镇里跑,坐在家里等就好了。”48岁的王根土眉开眼笑。
两个小时里,红光村首批8户建房需求户,拿着户口本、身份证、土地证等材料,逐一在村办公室接受镇规划员、国土员、驻村干部等6人组成的农民建房联审服务团的联审。
王根土是首位接受联审的农户。他一家五口人,挤在上世纪70年代建的70平方米老屋里。低矮的房子,墙壁上布满裂缝。去年,他大儿子的女朋友上家里一看,扭头就走了。这把王根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一直在外打工,房子没造过。可现在还不造,儿子真要讨不到老婆了。”王根土急着想造房子,可亲戚朋友告诉他,光光建房审批手续就要跑几个月,这把他急坏了。
事情转变在今年3月。郑宅镇在深入推进“三服务”中,发现农民最关心的、跑得最多的就是建房审批。为此,镇里专门优化审批流程,推出以村为单位的建房审批上门联审服务。各行政村完成村民建房初审后,与镇里预定时间,由镇里组织负责城建、国土和规划等相关工作的人员到现场集中联审,能不能批、怎么批,当场说当场办。
红光村今年有建房需求户20户,首批完成初审的有8户。“房子这事太复杂了,人数、户籍、老房归属等都可能影响审批,代办员代办不了。而且专业性又强,只能由村民自己跑镇里,镇干部要是外出开会或下村,就得一趟一趟地跑,我们也只能干着急。”村支书王国庆说。
从村民跑镇到干部跑村,对镇干部来说不仅是一种作风转变,也是一种对权力清单的监督。邱江明是镇里分管农民建房的副镇长,以往一些农户对建房政策不太懂,为建房审批的事情常常会跑来说情。“现在工作片长、驻村干部和城建办、国土所工作人员联合上门开展联审服务后,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既方便农户,又促进了办事的公开透明。”
截至目前,郑宅镇已对红光、三郑等4个村的住房困难户、危房户、无房户和区块改造户69户进行了便民联审,在手续资料完整的前提下,镇里将加快审批手续,助力村民早圆“新居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