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一封书信成唯一线索 两代人寻根跨越百年
2019年04月24日 09:45:17 来源: 金华晚报 记者 杨林聪 通讯员 邵汉诚

  寻根问祖的意念会有多么的坚定?两代人,跨越百年时光。昨天,记者从磐安了解到了这么一个动人的寻根故事。

  113年前

  父亲从磐安深山走出到香港

  寻根的主人公是张东裕四兄妹。他们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居住于香港九龙区,兄妹中张东裕最长,今年65岁,张小媚最幼,今年58岁。

  故事得从1906年说起。张东裕的父亲张炳耀,于1906年出生在今磐安县玉山镇张村,那时的张村是个穷乡僻壤,处在深山之中,与外界交流甚少。

  上世纪20年代初,张炳耀只身来到香港务工。之后,因为大陆正逢军阀混战,他就在香港结婚生子,先后生育张东裕等兄妹四人。

  张炳耀生前与侄子张定瑶有书信往来。晚年的张炳耀曾多次想要回到老家,但因身染重疾,无法长途跋涉。1983年,带着遗憾离世。

  临终前,张炳耀对子女说,做人不能忘本,有机会一定要回到家乡认祖归宗。

  但是,张炳耀性格内敛,生前极少向子女提及家乡之事,所以张东裕兄妹对家乡情况一无所知,便不知从何处找寻。

  一封书信

  成了寻亲的唯一线索

  2009年,张东裕兄妹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一封书信,从书信中得知:老家在金华东阳的张村,张东裕在老家应该还有个大哥名叫张定瑶,是家人过继给父亲的。

  根据信中线索,张东裕通过香港东阳同乡会寻觅,结果以失败告终。东阳市虽有张村,但该村中并无张定瑶此人。

  事实上,张家人不知道的是,1958年—1983年,磐安曾全境并入东阳,1983年磐安又从东阳分县,而张炳耀正巧于1983年去世。

  4年后,香港东阳同乡会与香港磐安同乡会互通联系。两地同乡会得知,一方有“香港有失联的张村亲人”,另一方有“张村有失联的香港亲人”。两者的信息非常对称,于是张东裕兄妹通过香港磐安同乡会联系上了磐安县委统战部,并提供了部分信息。

  认祖归宗,既是父亲的遗志,也是兄妹四人的夙愿。得知老家极有可能在磐安张村后,张东裕兄妹决定要去一趟磐安。

  2015年,磐安县委统战部根据双方提供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双方的亲属关系。同年,县委统战部曾组织张东裕等人来磐寻根,但因持续台风影响,张东裕兄妹退掉订好的机票,最终未能成行。

  带着父亲的照片“回家”

  今年,在磐安县委统战部的精心安排下,张东裕兄妹终于得偿所愿。

  4月20日,张东裕兄妹踏上了回乡的路程。与亲人相见的地点安排在玉山古茶场。踏上故乡土地一刹那,张东裕兄妹再也抑制不住强烈的冲动,与亲人紧紧拥抱,这个迟来的拥抱让兄妹们等待了一个甲子。

  来不及擦干泪水,张东裕兄妹就从包里拿出父亲的老照片和爷爷奶奶的素描画像,给张定瑶和族人传阅。

  久客异乡,返回故里,如今的张东裕也年过花甲,现在的张定瑶年已耄耋。张东裕走到门前,拍摄村中的池塘和花树,他深吸一口气,感叹到,“这一切都是如此的亲切”。

  张小凤说,我们找到家乡和亲人,完成了父亲的愿望;我们把父亲的照片也带了回来,算是也让父亲“回了趟老家”。

  

标签: 父亲;香港;寻根;书信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