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薛文春 徐贤飞)4月底,2800多亩水稻抢种完毕,陈薇终于松了一口气。不过,作为金华市陈薇粮油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的当家人,眼下她还不能闲着。每天清晨6时,她都会到田里巡视水稻生长情况。
“你看,稻苗长高了。”顺着她所指的方向看去,嫩苗散落在田里,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播种后,恰好赶上气温回升,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你看,稻苗一片连一片,绿油油的,映着白鹭翩翩,美得像一幅画。”说这话时,陈薇的语气透着几分得意。
陈薇生于1988年,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洋埠镇后彰陈村人。一米五几的个头、瘦瘦的。别看她一副柔弱的样子,一口气能扛起50公斤稻米,是金华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曾获浙江省大学生现代农业“十佳创业新星”、浙江省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等荣誉。
不过,陈薇当初并不是自愿回乡,而是被父亲“逼迫”的。2010年7月,陈薇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父亲陈建新找她谈了一次话,希望她能回家“传承衣钵”。“老爸自己混在田里还不够,还非得拉上我,真的很过分。”陈薇的理想职业是都市白领,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要回村做“泥腿子”。
父亲是全国种粮标兵,在家里一言九鼎,她不敢反驳。恰逢夏季抢收,她和200多名雇工,同吃同劳动。每天凌晨4时起床,傍晚6时收工,中午在仓库打地铺。“乌泱泱一大群人,我像一颗稻米一样不起眼。”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电脑,陈薇说,那段时间她几乎没有笑过。妈妈看到她满手的水泡和倒刺就掉眼泪。
终于,这种情况在第二年春天有了变化。父亲让她全程参与了早稻的种收。从选种、浸种、备田,到播种、收割,再到晒谷、装包、进仓……半年下来,陈薇的内心悄悄发生了变化。“我看到自己选的种子生根发芽、拔节孕穗,最后变成手中一颗颗稻米,成就感满满。”远眺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她第一次有了心潮澎湃的感觉。
从那以后,陈薇变了。她开始主动为父亲出谋划策。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她向父亲提议大量购置农机,投入500多万元买来了拖拉机、烘干机、插秧机等,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原先几千亩地的粮食,全部要靠父母和百位雇工人工晾晒。遇到下大雨,稻谷就会被冲到沟渠里,欲哭无泪。“现在,2至3个工人在室内就可以烘干上百吨稻谷。”陈薇说,现在利润翻番,一年下来有100多万元收入。一向不善表达感情的父亲,也不得不为她伸出大拇指。
2013年,她牵头创办了金华市陈薇粮油机械化专业合作社,探索创新了一套从催芽到收割、从烘干到包装的机械化一条龙生产线。她还注册了属于她自己的品牌——薇农。“我的定位就是生产更多老百姓吃得起、吃得安全的好大米。”陈薇坦言。
最近,陈薇正在筹备着把“薇农大米”卖到网上,帮助乡亲们销售农产品。
“如果时光倒流,让你重新选择一次。你还愿意回来种地吗?”面对记者的提问,陈薇回答得肯定又干脆,“现在才明白,老爸替我做了最正确的人生规划。”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