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从社区小学校到云端大校园
2019年06月26日 07:32:24 来源: 义乌商报 特约记者 龚琴娟 记者 樊婷婷

保联小学的“平板课堂”

  近日,义乌市保联小学的信息化建设做法登上了“之江汇”教育广场首页。保联小学作为社区小学校借助互联网成为云端大校园的成功案例在全省推广。

  “之江汇”教育广场又称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浙江省教育厅发挥信息化优势、集结教师智慧打造的网络教学空间。该平台提供近千门优质课程,近600个省、区、市级名师工作室,及大量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学校空间、社区空间等富有特色的网络空间,和包含亲子沟通等课程的家长学校等。

  2013年以来,保联小学借助信息化建设的春风,以“之江汇”教育广场为主要平台,开展信息化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深度探索。

  信息化平台,打开教育通道

  如何拆除师生心理上的“墙”,插上信息化翅膀,在互联网世界里自由飞翔?

  “卖菜的大妈都知道用二维码收钱了,教师却还想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走天下,行得通吗?”校长杜建芳一个比方让老师们再说不出拒绝教学信息化的理由。

  “让校园浸润在信息化里,让师生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高效便捷。”保联小学把“智慧校园”建设和平板教学实验班作为信息化建设的起点。

  平板课堂里,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分外高涨。以往二年级学生预习《传统节日》一课,学生也就是读读书本、翻翻字典,最多再向长辈了解下相关信息。现在,学生学会了上网搜索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民俗活动、历史故事等图片、文字、视频资料,在教学平台分享交流。学生信息量获取比原先更大,预习更深入。

  课外,拿着平板电脑一扫文化长廊、书画长廊、茶道长廊上的二维码,文化、历史、科学、艺术、花草树木的相关信息跃入眼帘;指指点点走廊边的一体机,海量学习资源自由挑选;扫一扫学校电子图书馆,爱看的书本就收入“掌中”。即便在家中,只要登录校园网,文明礼仪课程、校园英语大赛、安全教育讲座等都可以随时观看。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了极大扩张。

  学校在校园网发布政务信息,囊括学校风采、校园公告、校园动态、校本研修、保健卫生、教育资源等,方便教师、家长查询。特别针对家长关心的阳光校务设立了阳光招生、阳光收费、阳光食堂、阳光人事、阳光基建等板块,并及时更新。

  家长在手机或者电脑上,就可以看见校园网上发布的每周菜谱、值日家长验收结果和用餐体验报告等信息。家校沟通更顺畅了。

  信息化课程,提升教学品质

  2017年,保联小学全面推进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学变革。

  学校投入40多万改造网络,实现班班覆盖大容量无线AP,千兆光纤入教室。同时,学校更新了24套多媒体设备,新增了8台86寸一体机,2块智慧黑板,3套数字阅读机,又对原有的电脑、白板等配套设备进行维修升级。

  “老师们工作确实忙,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海选软件。”杜建芳深知老师们的难处,决定自己带头开路。推荐给老师用的每一款机器都是杜建芳试用过后觉得实用的,每一个软件都是杜建芳使用后筛选留下的。她甚至自己打磨出很多备课、微课的课件模板供老师选用。

  2018年,学校先后6次邀请专家到校开展培训。每周四学校举办信息化校本研训,校长带领骨干教师开设信息讲堂。

  渐渐地,教学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

  老师们的“教”变得更高效、精准了。陈小玲是三年级的数学老师,今年已经48周岁了,但信息化水平却不亚于年轻老师。借助“之江汇”教育广场,她推出了《三年级思维乐园》课程。该课程是陈小玲根据数学书上的拓展题自创的,既可以集体开课,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自学。课程选题富有趣味性,解题方法灵活,对于开拓解题思路、增强数学能力很有益处。在每个微课的例题后,陈小玲还用心地设计了配套练习。陈小玲把提前录制好的微课上传到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学生的练习作业,系统会根据设置自行批改。老师只要登录后台就能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及每位学生的错题,还可以留言、赠送鲜花奖励。

  教师“教”的变化带动了学生“学”的改变。精准化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情况变得可视化,全班错误分布情况、自己近期表现等横向、纵向比较数据清晰明了。当练习出错时,系统会自动推送相关习题供强化练习,学生可自主选用。

  学校教师精心制作的这300多学时数字化课程在“之江汇”教育广场基地校中予以呈现。《摄影课程》《小小程序员》等微课程则展示在老师个人空间里。其中,保联小学原创的《英语情境口语拓展》课程点击使用量已达四十多万人次,位列全省第一。

  “之江汇”教育广场上这些来自全省师生精心制作的课程,成为优秀孩子的“辅食”,让优秀学生也能“吃得饱”。在参与课程录制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也日渐进步。

  同步课堂,推进教育均衡

  今年3月,省教育厅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全省1000多中小学校结对帮扶,开设同步课堂,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这时候,保联小学的老师们已经成长起来了。2017年以来,保联小学教师个人空间获得市级以上一等奖5人次,二等奖7人,三等奖7人。其中2名教师的个人空间成为省级特色应用空间。独当一面驾驭两地课堂,对许多老师来说是个令人兴奋的挑战。

  保联小学与楂林小学结对,成为义乌24对学校中的主干力量。

  两校教师边实践边反思。从试水同步讲坛,到同步市级少先队活动、市级综合实践研修活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软件无不在师生的揣摩中一点点发生着变化。5月份一个月,两校就开设了同步课堂4次,涉及三、四、六年级的语文、数学学科。这些课堂实录都上传到了“之江汇”基地校的数字课程库里。课后,老师们提出了音量控制、镜头角度、抓拍模式、同步黑板等技术要求。

  在很多同步课堂里,上课老师要看另一个班的学生时得转过头看教室前方角落的电子显示屏,留给教室里的学生一个后脑勺,同步课堂那一端的学生看到的也是一个后脑勺。从仓库里找来旧的投影仪,保联小学在教室后面配置了一块几乎与墙壁一样大的幕布,上课老师不用转身就可以同时把两个班级的学生“尽收眼底”,很好地解决了“后脑勺”问题,又巧妙又节省费用。

  保联小学对同步课堂推进的热情,吸引了市教育研修院小学组教研员的“加盟”。今年6月,8位小学教研员以保联小学或楂林小学为主课堂,推出同步课堂17节。小学组负责人金姝娟上了一堂语文课后,保联小学老师为她推荐了几款生字教学、书写指导的软件。金姝娟眼前一亮:“真是‘OUT’了,这么好的东西我都不知道。”她很快学会了这几款软件的操作,给第二个班上课的时候就用进去了,教学效果果然好多了。

  今年12月就要退休的英语教研员吴建心也大胆尝试了同步课堂。在另一端老师的协助下,那边课堂学生的作业也可以现场抓拍、同步显示、实时评价,这一功能让她觉得很实用,互动效果很好。新鲜、高效、有趣的同步课堂让楂林小学师生乐在其中。楂林小学的孩子们常缠着校长丁国钦问什么时候能再到同步课堂和保联小学同学一起上课。

  教研员的参与、肯定给保联小学和楂林小学探索同步课堂带来了更大的勇气。楂林小学师生的积极参与推动着保联小学奋力向前。下学期,两校将在时间和课程的安排上做到相对同步,以利于同步课堂日常化,力争让两校师生在同步课堂里共同进步。

标签: 课堂;保联小学;小学;学生;老师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jhnews/201906/W020190626271423802024.png

从社区小学校到云端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