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7月22日讯(记者 汪蕾)又是一个“救救孩子”的新型补习班,今年暑假,萌娃不仅要补“智商”,连“情商”都要开课了。
事情是这样的,36岁的二孩妈妈张悦最近在给4岁的小宝顶顶物色暑期兴趣班,8年前的大宝育儿经验多少有些过时,她就在几个姐妹育儿群里“取经”。妈妈们推荐了不少课程,其中一则“儿童情商补习班”的推文吸引了她的注意,张悦点开链接,发现还真的是给孩子补情商——
链接中称,3岁就能让孩子成为“社交万人迷”,孩子内向、爱发脾气,报个情商课,都能解决;课程的年龄覆盖也很广,0到15岁的孩子都能学,还能缓解二孩时代大宝和小宝的情绪问题。这样的补习班引发了群里妈妈们的热议,“情商能不能补”“补了有没有效果”成为大家的关注焦点。
前天,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补情商挺火
课程眼花缭乱
在市区江南的一家情商教育机构,记者见到了10多名带着娃来上课的亲子组合。这堂课程针对的是低龄幼儿的情商管理,一位年轻妈妈告诉记者,自家娃今年2岁多,还没有上幼儿园,她带着娃来主要是想锻炼胆量,让孩子之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离开爸妈的集体生活。
在这家情商教育机构的文化墙和微信公众号上显示,该商家已有17年运营经验,全国有180多家门店,课程设置覆盖了9个月到15岁的儿童。
店内工作人员表示,近期比较受欢迎的课程是针对0—3岁孩子的亲子课程,以体验式游戏为主,有包括“社交万人迷”在内的一系列课程,涉及情绪认知、建立安全感等内容。这些课程在保护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较强的自信,包括和父母安然分离、愿意与他人分享等。
两年3.6万元
补的是焦虑
记者看到,在这家机构,暑期推出了特价体验活动,单日价格在五六百元,而三天两晚的城市训练营则在三四千元。虽然暑期短期体验活动的价格并不高,但实际报班的价格却高得有些吓人。
据了解,多家情商教育机构针对不同年龄段推出了相应的收费套餐。比如,0—3岁一年的情商课收费在万元出头,3—6岁年龄段的则要近2万元,两年课程则要3.6万元。平均下来,每课时在100~200元之间,比普通的课外辅导、艺术类培训价格更高。
在张悦微信群中分享这条链接的“萌新妈妈”朱丹丹说,自己在孩子入幼儿园前半年,办了一个阶段的情商课程,就是为了让孩子没有分离焦虑。“听说小孩在刚上幼儿园时,可能会与其他孩子打架,或被欺负或下手不知轻重。我想让他在上学时能适应,学会保护自己,也学会与他人分享。”她一听说有情商补习班,就第一时间报了名,随后还在群里“安利”其他妈妈。
张悦报班则更倾向于两个孩子的矛盾处理,自从有了小宝,她发现大宝有时候多少有些失落和不满,甚至性格都变得内向了。看到情商补习班时,她挺心动,想把两个孩子都带来。针对小宝,妈妈希望他学会尊重哥哥的意见;而对大宝,则希望通过情商课帮助孩子更善于表达自我,也让他学会承担、照顾、体谅。“说实话,与其说是给孩子补情商,不如说也是在给自己一个机会,学会怎样当一个聪明、平衡两头的妈妈。”
在妈妈们的育儿微信群里,有妈妈提出,儿童情商补习班的兴起,实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家长的焦虑,这个观点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同。“在孩子的教育中缺失了,或者说在某方面的情绪引导上缺位了,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些问题暴露出来,但自己又无法解决,就希望通过补习班的方式来弥补。另外,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智商之外、决定成功的情商就被广泛关注,也成为商家营销的热点。”
“概念”别夸大
教育在家庭
“美其名曰培养人精,实际上是收爹妈‘智商税’。”“全都是套路,孩子的钱太好赚。”“情商确实能‘补’,但那个学校叫‘社会’。”“别把家长的责任丢给钱。”……采访中,也有不少家长质疑情商培训班。
这几年,情商一词越来越流行。情商是一个人心理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和人的成长,作为个人心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商,对一个人的影响甚至要超过智商。不过,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情商培训效果如何,暂无法下定论,但社会上一些培训机构存在“概念化”激进营销之嫌。
市区江南某国际幼儿园的资深幼师童老师表示,所有情商课包含的内容,其实在生活场景中都已具备。她认为,孩子有情绪、发脾气都是某个成长阶段的表现,需要在孩子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解决,不需要上特定的课程。
“如今家长很看重孩子教育,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想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种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对孩子的爱是可以理解的。”童老师说,市场上情商培训班的理念及培训模式多移植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内容与方式有别于我国传统的授课,但卖点契合部分家长需求,有一定吸引力。“不过,孩子特点不一,培训效果也会因人而异。孩子的成长、发展还受家庭、学校、同伴、社会等因素影响,情商培训不一定对每个孩子都能起作用。”
婺城小学一年级班主任陆老师也认为,情商的形成,跟学校教育和社会经历有一定的关系,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家庭。她说:“最好的情商教育在家庭。父母要做好榜样,在生活中注意说话方式。想让孩子情商高,父母应该时刻做好榜样,做好情绪管理,注意说话方式,不对别人说长道短、评头论足……尽力给孩子展示世界美好、善良的一面。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也不能有意识地掩盖错误,要让他学会承担,在消极情绪中调整自我,不断成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