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义乌鸡鸣山汉语班成“全球爆品”
2020年11月17日 05:58:15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周丰

  周五,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楼内楼外的空气突然间变得活泼起来。

  楼后社区花园小广场上,中外居民伴随《冬天里的一把火》的旋律开场热身;一楼城市书房旁,社区里各肤色的孩子们正围聚着抢答中国古诗词;二楼境外人员社区服务中心内,3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超龄学童”盯着黑板跟中国老师“牙牙学语”……

  这片仅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1388名境外人员,多国籍、多文化、多元素的“联合国社区”在周末之夜好不热闹。

  汉语培训课走进社区

  学员之间最大年龄差达50岁

  两个月前,鸡鸣山社区因疫情停摆近半年的线下汉语班重新开课。学员们围坐一起,从最简单的拼音开始学起。

  周五当天,汉语初级班课程。17点50分左右,说着英语或西班牙语的商人、带着头巾的少女,还有懵懂好奇的褐色卷发男孩……陆续走进教室。开课前,对外汉语老师陈彦汝让大家拿出作业本,根据黑板上的拼音默写上一堂课学习的中文词汇。现场千姿百态的答题方式,让记者不禁想起学生时代听写英语单词时的慌乱场景。

  “检查一下,都正确吗?”

  “maybe……”

  陈老师来到学员阳光跟前,“拼音是吃饭,不是饭馆哦!”

  “对对对,吃……中国饭馆的菜很好吃!”阳光恍然大悟,长满络腮胡的嘴巴成了“O”型。

  课堂上,陈老师时不时让学员依次辨认并念诵字词,一遍遍纠正发音,还将基础汉字分解后让大家学习组合。“休息的‘休’,像不像一个人靠着树坐在那?”学员们专心致志地写着新学的汉字,还默默在课本上标注下拼音。来自阿富汗的阳光虽然已经30岁,但每次上课时他都会坐在最靠近教学白板的位置。“经过两个月学习,我已经会辨认一些汉字,大街上的广告牌也能看懂不少。老师很会教,知道我们学习上有哪些困难。”

  2014年,鸡鸣山社区成立全国首个社区境外人员服务中心,联合同悦社工架起了“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作为社区国际融合工作的明星项目,汉语班目前已开设到第十一期,累积培训超过8万人次。

  “来学习的既有14岁的阿富汗女孩,也有60多岁的波兰老大爷,学员之间最大的年龄差竟达50岁。”在社区境外服务中心的主要联系人周天灿看来,汉语班为外籍人士融入社区、接受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适应期。“他们在中国经商生活的同时,都有学习汉语的强烈需求。在有限的条件下,我们尽可能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和学习机会。”

  被学员“执拗”称作“老板娘”

  她在课堂见证了最珍贵的友谊

  冉晓丽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雅语言文化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也是同悦社工的顾问兼志愿者。2008年,冉晓丽来到了外商云集的义乌,至少精通6国语言的她一直从事普及汉语培训的社会服务工作,执教27年来,学生已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汉语班建立起,无论刮风下雨,冉晓丽都会坚持去上课。汉语班分为初级班和中级班,通过认、读、写基础汉字,方便学员们的日常交际。

  “其实很多学员的口语都不错,但因为不会读写汉字,在工作中吃了亏。比如看不懂中文合同的某个字词,就会影响到生意的成败。”冉晓丽觉得,义乌是一个开放有活力的地方,应该让这些异乡人感受到城市的包容和温度。“解决了语言难题,会让他们在异国的生活便利很多。”

  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班上的许多学员不再是“汉字小白”,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的认同感。

  “老板娘,你的公司在哪?”“请叫我冉老师,我只有办公室,没有公司呀。”每当有学员打电话给冉晓丽时,这段开场白永远一成不变。“他们觉得在义乌,所有人都可以统称为老板、老板娘,特别可爱。”冉晓丽说。

  有一对阿富汗父子让冉晓丽印象尤深。40多岁的父亲学习进度跟不上,有中文口语基础的儿子把教学内容一句句翻译成母语,小声引导爸爸如何辨写汉字。每次父亲听懂一句中国话时,小家伙都会特别兴奋,父子两人也从未缺席过一堂课。

  看到学员们这么努力,冉晓丽很有成就感,但更让她觉得幸福感爆棚的是,在这里见证了不少珍贵的友谊。来自各个国家的年轻人畅所欲言,相互学习进步。冉晓丽觉得,共同的学习目标,让漂泊异乡的人们相处得更加融洽。

  “有个俄罗斯学员从事物流行业,和其他同学在课堂上互帮互助后成为朋友,同时也结交了新的生意伙伴。现在只要同学找他出货,他都会助一臂之力。这同样是一笔额外的巨大‘财富’。”

  跨越山海相遇云端

  疫情让云课堂成为“全球爆品”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汉语班线下教学被迫中止,但这并没有阻挡大家学习的热情,不时有人咨询复课计划和时间。

  在社区党委的积极调整下,汉语班从“台前”走到了“幕后”。3月初,网课40个名额一经推出即被“秒空”。3月23日,第一堂网课开通,冉晓丽化身“网红主播”,而这次学员们的地理坐标遍布在了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冉晓丽用钉钉建立了班级群,下载软件展示板书,通过“视频+录屏”将授课、辅导、答疑互动有机结合。因为时差原因,一些国家的学员每回都是熬夜学完课程。“有个伊拉克学生特别积极,每天都会早早坐在电脑前,说唯有学习时光不能辜负,还请求我多布置一份作业。”

  授课结束后,冉晓丽还会在线跟进学员们的学习情况,包括课前准备、课后答疑、作业反馈等。老师的用心投入极大激发了学员们的积极性,课前预习到位、课中专注认真、课后复习操练,每个人都一环不落地完成。

  除了语言教学,冉晓丽还通过课堂介绍了中国的防疫进展和经验,解读义乌针对外商制定的相关政策等,帮助大家及时正确了解中国和义乌的相关情况。

  “云课堂很棒,即使不在中国也能了解那里的最新政策,还可以边照顾孩子边在线学习。”巴基斯坦商人海德在上完网课后,第一时间向冉晓丽表达谢意。

  结业时,冉晓丽准备了考卷,通过线上笔试来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每名通过考试的学员都有一本证书,但他们的学习并未结束。希望他们继续保持热情,多与中国居民交流,这样进步才更快。”

  小小的汉语班摆脱时空束缚,在“云端”拥抱了更大的可能性,也成为了对外交流和展示的明媚“窗口”。

标签: 责任编辑: 王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义乌鸡鸣山汉语班成“全球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