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石盆非遗白糖 “机器换人”重获生机
2021年12月06日 09:15:54 来源: 金华日报 通讯员 韦春森

  12月4日,东阳南市街道石盆村古稀糖农吴正寿用糖钩“打白糖”。只见吴大伯将起锅后摊凉的糖膏团挂在糖钩上反复扯拉,原本琥珀色的糖膏渐渐变成“白糖”。但是,一坨糖膏还没打好,他就累得汗涔涔,只得让妻子接替继续打。

  东阳“石盆白糖”已有400多年历史,5年前,被列入东阳市非遗名录。以前,该村大多农户靠“打白糖”维持生计。在10多道制作工序中,“打白糖”是最费时费力的。手工“打白糖”至少得两个人轮换作业。

  由于手工制作“白糖”效率低、利润少,青壮年大多外出谋生,在村里“打白糖”的大多数是老年人。老人虽有制糖经验,但体力较弱,“石盆白糖”逐渐淡出江湖,像吴正寿这样纯手工制作“白糖”的作坊,已越来越少。

  近年来,石盆村糖农引进了打糖机,开始跨入“机器换人”时代,传统非遗工艺增加了科技含量,苦力活“打白糖”变得省时省力,且效益至少提高3倍。由于机器转动快,糖膏扯得匀,拉得透,打出的“白糖”更松软,口感也更好。吴思源、吴有权等制糖大户又集思广益,请师傅打造了由8把大剪刀组合而成的剪糖神器——“排剪”,一摁手柄,便“扑啦啦”落下几十段糖条,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剪下的糖条长短匀称,卖相也好多了”。

标签: 打白糖;东阳市 责任编辑: 吴珂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石盆非遗白糖 “机器换人”重获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