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跟随“浙江林业促进共富”采风团走进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花溪村,多角度、全景式观察林业促进共同富裕的磐安实践。
推进名山公园建设是浙江省“大花园”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是浙江省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浙江省林业局把推进名山公园建设作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着手制定实施名山公园“带富”行动计划。
磐安是山祖水源之地,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坐拥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野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大盘山区,坐落着一个叫“花溪”的村庄,近年来依托大盘山的风光和生态优势,坚持“村中有景、景中有村、景村共融”的发展思路,用三年时间先后完成老村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景观节点打造和花溪夜游等旅游项目建设。
随着村庄面貌改善和景区发展,农户纷纷办起了民宿、农家乐,累计发展民宿58家、床位599张,村民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民宿经营主户均经营收入达40万元。
美丽乡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势头吸引了不少在外的花溪人回乡开办民宿,晴柔民宿经营者李金达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2019年从杭州辞职回乡的他,如今已经坐拥三幢民宿。
“以前我的父辈都是依靠这片山林资源为生的,包括种药材、砍木头竹子去县城里卖,而我们这一辈现在完全不用去占用这些宝贵的生态资源了,更多地通过保护它、去展示它的自然优势,吸引外面的游客进来为我们村增加收入。”李金达告诉记者,他经营的第一幢民宿去年暑期旺季的60天,每一天都是满房,实现年创收30余万元,这样的前景让他铆足了劲,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村里当了30余年村支书的李茂华,全程见证了从“柴火经济”转变为“美丽经济”的全过程。“我们这里改叫花溪之后,可以说是‘吃不愁、穿不愁,钞票送到家门口’,尤其是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批之后,更加需要我们去养护这一片山林,从‘砍山’到‘养山、护山’。”
“名山带富”这样一种以项目带动周边村镇融合发展的模式,更好地促进了各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以生态资源为依托的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生态产业发展新业态,为打造名山公园特色品牌、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奠定良好基础,实现村镇的共同富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