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卖臭豆腐的83岁老太成网红
2016年12月25日 11:51:46 来源: 南湖晚报 孔嘉敏

  摄影记者 田建明

  浙江在线12月25日讯 每天凌晨2点55分,闹钟响了,高老太的一天也就此开始。

  来到漆黑的阳台,打开灯,把浸泡在缸里的豆腐干一块块捞出来。冬天的卤水冰凉,高老太的关节却很“坚强”。已退休的大女儿赵鸿鸣会早起赶来帮忙,一两千块豆腐干,两个人要一直捞到天亮。

  早上7点,高老太终于可以休息一会儿,吃早餐了。

  早餐吃什么呢?“随便吃一点,有什么吃什么,不然送货来不及了。”

  7点半到8点,高老太骑着她标志性的蓝色小三轮车,给饭店送货去了。赵鸿鸣会和老妈分工合作,远一点的地方赵鸿鸣送,近一点的地方高老太亲自送。

  少则十几家,多则30多家,送完货差不多也该吃午饭了。高老太还是那句,“随便吃一点,有什么吃什么,不然午睡来不及了。”

  对高老太而言,早饭和午饭都可以应付下,午睡两个小时,才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一天就靠午睡提精神啦,谁打扰我午睡我真的要不开心的。”

  下午2点半,高老太起床。下午3点,高老太终于开始卖臭豆腐了,赵鸿鸣也会在店里卖萝卜丝饼。

  最开心的应该是食客们,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往往一整个下午,高老太都停不下来。小儿子赵鸿伟通常会放下自己的工作,赶来帮忙,高老太也因此能稍微休息会。

  傍晚6点半,臭豆腐差不多卖完了,高老太洗洗刷刷收拾一下准备关店。

  “臭豆腐还有吗?”“没啦,今天卖完了……”“唉,好吧……”

  傍晚来买臭豆腐的食客们,总是想要碰碰运气,但也多半败兴而归。

  晚上7点的晚餐对高老太而言才是大餐,“女儿们下班回来烧,我也能好好吃一顿啦。”

  高老太的晚上时光很清闲,接接电话看看电视就过去了。

  接什么电话呢?“第二天哪些饭店要订多少块臭豆腐干,前一天晚上就要打电话来跟我说好呀,我全部记在纸上,第二天一家家给他们送过去。”

  晚上10点钟,高老太进入梦乡……

  卖了26年臭豆腐

  高老太的大名叫高菊凤,今年83岁,一头银发,背有些驼,走路速度也很慢。她说自己年纪大了,行动迟缓,听力也不好,开心的是眼睛还很棒。

  高老太有一家约6平方米的临街小店,装修得干干净净,门头上面写着“南门高老太臭豆腐嘉兴一绝”,这可不是自卖自夸,在众多食客心中,绝对实至名归。

  高老太卖臭豆腐已经26年了,之前的25年她一直是在路边摆摊,而且还是烧柴火的,所以每天脸上都被熏得黑漆漆的。“自从有了店面,脸上都白净很多了啊。”熟客们打趣说。

  去年9月初,高老太用攒下来的钱租下了这家店面,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老板。“摆摊25年摊铺变店铺”、“八旬老人勤勤恳恳创业终成功”……食客们的评价让高老太走红网络,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一时间,慕名而来的网友们都想一“尝”究竟,还有不少媒体也闻讯而来,想看看这位当红的八旬老太是何方神圣。

  “那段时间每天的人流量都好大,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天准备1000多块豆腐干,可那时,我们准备了将近2000块,也根本不够啊……”高老太回忆起一年前初成“网红”时的情景,“而且一下子很多人说要采访我,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是我儿子、女儿对我说了我才了解。”

  高老太说,虽然名气大了,来吃的人多了,可是对她而言,只管卖好臭豆腐就行,一切都和以前一样。

  正因如此,在吸收了一批“新粉”后,从前的那批熟客妥妥地成了“忠粉”。

  “奇怪,我今天来竟然没有排队。”周四的天气不是很好,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再加上天气寒冷,虽然一直有顾客来买臭豆腐,可是却没有排起长长的队伍,这反倒让特地来买臭豆腐并准备排队的顾天呈不适应了,“平时来都要排好久的队,而且没座位,今天还能坐着好好吃,我看我以后还是下雨天来吧。”

  到了晚饭时间,依然陆续有人来买臭豆腐和萝卜丝饼吃,买好后刷一些调味酱,就趁热美滋滋地吃起来了。

  把这当作晚饭?这些“馋嘴”食客偷笑:“只是解解馋,回去还要吃晚饭的。”

  “平时开车难停车,今天要去附近吃饭,我特地选择步行,就为了能走过来买一些臭豆腐吃,吃完就去吃晚饭。”黄亚娟边说边难为情地笑了。

  一个四川姑娘来嘉兴找自己的男朋友,在微博上看到了“南门高老太臭豆腐嘉兴一绝”的美食推荐,就立即喊男友带她来吃。“味道超级好,我每次来嘉兴都会来吃。”而这位四川姑娘的帅气男友也说:“味道确实好,这个味道就和我小时候吃的一样,没有变过。”

  子女孝顺并帮助老妈

  食客们吃得美滋滋,高老太卖得乐呵呵,可是高老太的子女们却并不这么想。

  “多累呀,当然是希望她能在家享享清福,和别的老年人一样,清闲一点喽。”赵鸿鸣说。

  可是高老太不愿意。一开始高老太的子女们还会劝说,让她别做了,在家好好休息,高老太不仅不听,还会跟他们急。“没办法喽,现在我们也不说她,因为说了她也不听,只能是我们多帮帮她了。”赵鸿鸣说。

  赵鸿鸣每天凌晨会帮高老太捞豆腐干,再一起送货去饭店,而赵鸿伟则每天不管多忙,都会尽量在下午3点前放下自己的工作赶来帮高老太炸臭豆腐、卖臭豆腐,直到最后关店打烊、打扫卫生、清洗餐具。“她年纪大了,我们能做的事尽量我们来,除非我真的工作太忙脱不开身,我妈才会亲自上阵。”赵鸿伟说。

  孩子们的孝顺高老太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但卖臭豆腐却是一件她执意要坚持做下去的事。“让我每天呆在家里多无聊呀,而且不运动对身体也不好,我现在每天停不下来,身体也好得不得了,再说我卖了20多年臭豆腐,哪能说不卖就不卖。”高老太说。

  可为什么要凌晨起来捞豆腐干呢?为什么不多睡一会呢?

  为此,高老太特地展示了她的“创作”天地——小后院。去后院之前,高老太的外孙陶立再三关照:“里面味道很重,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哦。”一走进去,就看见地上摆放着大大小小十几口缸,味道比想象中好一些,还算能接受,高老太说,那是因为每一口缸都被封得严严实实,味道出不来。

  说着,高老太打开了一口装有豆腐干的小缸,卤水的味道扑面而来。“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凌晨起来捞的原因,味道太重啦,这所有的缸都打开,大家都要被熏臭啦,所以我要趁大家起床前把豆腐干捞好,也算不扰民吧。”高老太边说边笑了起来。

  说完,高老太开始介绍自己的“秘方”,打开了最大的一口缸,里面的苋菜秆、香菇、笋干、毛豆等清晰可见。“这是做卤水的基本材料,还要再撒上胡椒、盐等调味品,闷上两年,卤水就做成了。这些纯天然的卤水是那些化学卤水不能比的。”高老太说。

  这些制作好的卤水被分成15桶,每桶卤水卤一次豆腐干之后,要搁半个月才能再用,以保证纯正的口感。“豆腐干腌制的时间也很有讲究,夏天腌制8小时,冬天腌制24小时才够味。”

  食材的新鲜是高老太一直追求的,“吃得放心”也是高老太对大家的承诺,“做卤水的基本材料都是我们自己买来的,洗、切,每一步都是自己手工完成的。”赵鸿鸣说,“光苋菜秆每年都要买两三千斤,子女们都来帮忙,一起浸泡,然后一点点切出来。”

  “油也全部都是菜子油,我直接从油脂公司批发的,20多年来一直从同一家公司批发。”高老太也在一旁说。

  食客们的舌尖故事

  46岁的张先生说自己是超级资深老顾客,“吃了20多年,从青春小伙变成中年大叔,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味道,搬了家还是想念这个味道,会特地赶来吃一口年少时吃的臭豆腐。”

  高老太外孙的同学发现“传说”中的臭豆腐店竟然是自己同学的外婆开的,激动得不行,“我明天要来买点生的臭豆腐带回家让我妈蒸着吃,你让你外婆给我预留点呗”、“一会出来你顺便带点臭豆腐来呗……”这变成了他们之间常有的对话。

  可是,因为店里的生意实在太好,家人想吃一口也很难。“妈,你给我留3块,我晚上下班回来吃。”可是回到家,却没见到臭豆腐。“我本来给你留了3块,但是刚才有个客人来,一定要买,说了好半天,我拗不过他只好卖了……”高老太无奈又无辜地说。

标签: 老太;臭豆腐;豆腐干;卤水;食客;嘉兴;腌制;熟客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12254277078090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