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吃饭,很多人都会关注口味、就餐环境等,而餐馆后厨因为难以对外开放,其食品卫生状况往往容易让人忽视。昨天,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刚公布了我市2016年度餐饮食品安全等级单位。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在就餐前,好好查看餐饮服务单位挂在墙上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就能对其食品安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看“脸谱”选就餐地
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走进嘉兴市区的富悦大酒店,点菜区域的墙上醒目地挂着一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公示内,一张灿烂的笑脸,一个大写的A字,向往来消费者展示着这里的食品安全状况是让人满意的。
“实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旨在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项工作根据上级要求从2012年就开始做了。量化等级分为动态等级和年度等级,其中动态等级为监管部门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状况每次监督检查结果的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分别用大笑、微笑、平脸三种卡通形象表示;年度等级为监管部门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状况过去12个月期间监督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分别用A、B、C三个字母表示。
据介绍,目前全市共有餐饮服务单位28436家,其中26083家需要评定等级,目前25098家已参与评定等级(包括A级单位419家、B级单位4066家、C级单位20613家,其中A级单位详情请关注今日3版)。
一家社会餐饮单位的负责人表示,实现这样的分级管理后,对于他们来说,压力和动力是双重的,“可以有效推动我们的工作。做得好,被肯定。成绩亮出来顾客看得到,对我们的生意肯定是有好处的。”
重自查配专员亮后厨
餐饮食品安全再升级
“通过鼓励争创,这几年,我市餐饮A级和B级单位一直在增加,C级单位在持续减少。由于C级单位大部分为小餐饮,所以我市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全市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水平,一方面,我市大力落实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全市全面推进重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自查报告制度和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全员培训制度。另一方面,加大部门巡查和监管力度,并积极引入“阳光厨房”建设,力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等工作。
原材料采购索证、食品质量把关、厨房卫生检查……做起这些事来,袁生江可是专业得很。袁生江是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的餐饮负责人,他的另一身份是该校食品安全管理员。袁生江告诉记者:“我们学校有9600多名学生,大多三餐吃在学校食堂,所以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像我这样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学校共有6个,都是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的。除了配置好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我们还加强了食品安全自查工作,并在2011年建设‘阳光厨房’,通过在厨房各重要部位增设监控,把后厨亮出来,让大家看到食物整个加工过程。”
记者了解到,2015年7月我市在嘉兴港区率先开展重点单位餐饮自查报告,后在全市全面推开。目前为止,全市有795家餐饮单位开展自查报告,核查610家,自查发现问题935次数,整改问题934次数,整改完成率达99.89%。而自2014年开始推行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以来,截至2016年8月,我市已有食品安全管理员5049名。在“阳光厨房”建设方面,目前主要针对学校、大型及特大型社会餐饮、养老机构等,共建设了851家“阳光厨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