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诊间结算 便捷惠民 嘉兴市民健康“获得感”节节攀升
2017年04月06日 09:38:23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潘程程 通讯员 陆李萍 宋江胜 刘莉

诊间结算

嘉兴市政府召开诊间结算工作现场会

便捷支付诊间结算

  医疗是民生之需,健康是民生之要。

  乘着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的“东风”,智慧网络的便捷红利也辐射到了禾城群众的就医领域。去年,“医院便捷支付诊间结算”被正式列入2016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在嘉兴市中医医院试点的基础上,目前,市本级7家医院已全部实现了“诊间结算”。“零排队”的就医付费流程,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指数的节节攀升。

  【城之变·场景】

  变化一

  时间:2017年2月21日

  地点:嘉兴市第一医院血液科门诊

  人物:市民万女士

  感悟:诊间结算省时又省心,是为患者着想的好举措!

  过去上医院看病,患者看完病,就得拿着医生开的检查单或药单,到人工收费窗口排队支付。如果正好遇到检查项目多的,看一次病就得花上好几个小时。可是,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血液科门诊看病的万女士却在医生的诊室里就方便地完成了付费。

  因为身上长了皮疹,在皮肤科医生建议下,万女士在几天前验过血,结果显示她的血色素明显低于正常值。出于担心,万女士又专程挂了血液科的专家号,来做进一步检查。诊室里,血液科主任医师郭晓珺接过化验单,认真比对了单子上的几项数据后,建议万女士住院彻查,并最好再做一次血液检查,以掌握各项指标的最新情况。释疑解惑结束后,郭晓珺将万女士的市民卡插入了桌上的黑色即时结算设备,手指在鼠标上点击了几下,前后不到10秒钟,就为万女士完成了诊间结算。

  接过郭晓珺递来的诊间结算凭证,万女士看到,单据上门诊挂号费、门诊诊查费、血清铁蛋白测定、叶酸测定等每个收费项目的单价、数量和金额都一清二楚。最后显示,此次检查的115.85元直接从医保账户结算了。这是万女士首次体会到“诊间结算”带来的便利。她为这项新服务竖起了大拇指,“我很少来医院,思维还禁锢在干什么都要排队呢!这次体验了诊间结算,还真是省时又省心,是为我们患者着想的好举措!”

  看到万女士对这项服务表现出的满意神情,郭晓珺也颇感欣慰。“通过医生的操作,患者就诊产生的医保支出部分直接从医保账户中扣除,自费部分则从市民卡账户或签约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扣除。医生多花30秒钟,免去患者30分钟的排队时间,何乐而不为?”郭晓珺算了一下,仅当天上午她接诊的患者中,就有近一半使用了诊间结算。

  变化二

  时间:2017年2月21日

  地点:嘉兴市中医医院门诊大厅

  人物:工作人员徐红霞

  感悟:原来坐窗口收费,如今主动引导分流,“诊间结算”加速了医院诊疗秩序的优化!

  嘉兴市中医医院工作人员徐红霞起初也没有想到,去年3月,该院在全市率先试点“诊间结算”这一举措后,会对医院诊疗秩序的优化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

  “曾经,很多人想到去医院看病都会不自觉皱起眉头,让人犯愁的不仅仅是疾病带来的生理之痛,还有拥挤不堪的看病队伍造成的心理负担。挂号、检查、取药、缴费的人从窗口一直排到大门口,一眼望不到尽头。”作为窗口服务岗位的员工,徐红霞过去的工作量十分大。“加上我们医院的门诊大厅本身空间就不大,人一多就显得格外拥挤。别说原本就身体不适的患者了,就连我们工作人员面对这样嘈杂的环境,心情也多少会受些影响。”她说。

  随着“诊间结算”推广力度的逐渐加大,患者们对这项便捷服务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许多中青年患者开始习惯利用“诊间结算”和自助设备完成支付以减少排队次数。分流之后,窗口排队、拥挤的现象少了很多。“如果是以前,上午9时正是就诊高峰期,整个大厅人满为患。可现在,同样是这个时间点,每个窗口前的队伍都不长,平均就八九个病人在排队,医院的诊疗秩序好了很多。”徐红霞说,为了迎合变化,同时加大宣传服务力度以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包括“诊间结算”在内的智慧支付服务的接受度和使用度,医院去年以来已陆续关闭了5个窗口,徐红霞和其他几名窗口服务人员的工作岗位和服务内容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当天,徐红霞被安排在窗口对面的自助服务区做引导工作。在这个由医院原本的输液大厅改造成的自助服务区内摆放了多台自助服务机,不少患者正在使用自助服务机挂号、取号或者支付结算。“有些年纪偏大的患者,正好市民卡里没有余额,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无法熟练操作,但也想要体会智慧服务的便捷,我们就会对他们进行引导,帮助他们通过自助服务完成预约挂号、取号、付费结算等流程。”徐红霞深刻体会到了引导服务的重要性,“效果很好,不少病人经过一次解答后,下次来看病几乎都会主动选择自助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再顺便进行诊间结算的宣传和引导,老百姓的接受程度还是很高的。”

  【城之路·聚力】

  作为“健康嘉兴”建设的重要一环——智慧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捷支付诊间结算”项目涉及卫计、人社、社保、财政以及市民卡公司、医院等各个部门和单位,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作为牵头单位,嘉兴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协同各部门通过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和上下联动,探索创新了具有嘉兴特色的“诊间结算”方案。

  从去年3月起,这一方案率先在市中医医院试点。随后,嘉兴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荣军医院)、妇保院,武警嘉兴医院这五家医院陆续加入诊间结算队伍。9月,浙江新安国际医院也成功“复制”该模式,成为市本级第七家实现市民卡“诊间结算”的医院。这标志着嘉兴市本级七家大型医院已全部实现市民卡“诊间结算”应用。

  目前,“诊间结算”可在医生诊间直接刷市民卡结算医疗费用,医保支出部分由医保账户支付报销,自费部分则通过市民卡账户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或者通过自助机上的支付宝、微信、银行卡来支付,不再需要到人工窗口排队。据市卫计委提供的一份统计数据,从去年3月项目试点启动以来,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智慧结算总量达1106412笔,以每笔结算至少需10分钟排队计算,使全社会节省时间成本18.4万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在落实“智慧医疗诊间结算服务”的基础上,我市还不断扩展和延伸门诊自助就诊服务,包括分时段预约挂号、取号、挂号、诊间挂号、多渠道付费、打印报告、打印发票、中药物流等。截至2016年底,市属4家医院共有自助设备295台,网络预约、诊间结算等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智慧应用将院内拥堵的人流分散,改进医疗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禾城百姓就医带来更多获得感。

  【城之梦·展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建设“健康中国”的新使命要求我们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我市来说,“健康嘉兴”的建设也是全面推进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这迫切需要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把握战略机遇,深化改革,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健康保障和民生支撑。

  在嘉兴市卫计委副主任王国芬看来,“诊间结算”模式的建立既是智慧医疗的抓手,也是智慧医疗的标志性成果和亮点。“现在,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候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的‘三长一短’就医格局已经被打破,诊疗秩序好了,患者心情就好;患者心情好了,医生诊疗的准确率也更有保障。”她说。

  采访中,不少市民也对“诊间结算”在优化诊疗秩序上发挥重要作用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十分看好。“网上预约、自助机取号、诊间结算……原本看一次病至少需要一上午,现在前前后后一个小时就可以搞定。就医环境变好了,就医质量提高了,就医体验改善了,群众就医就有了更多获得感、更强幸福感。在潜移默化中,病人们的就医心情也更加舒畅了。这更加有利于医患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全民健康事业。”家住市区越秀花园的孙维芳女士这样总结道。

  放眼未来,这张“以民为本”的便捷就医大网还将覆盖更多嘉兴百姓。据介绍,接下来,“诊间结算”便捷支付服务还将在各县(市、区)的二级以上医院逐步推开。今年,将实现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便捷支付诊间结算全覆盖,在嘉兴范围内形成区域化的“诊间结算”服务网络。

  【城之思·感悟】

  有过看病经历的人都知道,看一场病,花费的是时间,考验的是耐心,其间,手续特别烦琐,划价缴费得来来回回、各处奔走、到处排队,倘若看错了科室,又得各处排队再来一次,本来就因病心情繁重,再这样排队折腾下来,心情更是烦躁。

  “诊间结算”推行后,由医生对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所有医疗费用直接进行结算,省去了患者的“等待付费”环节,同时也为传统的人工窗口付费减轻工作压力,大大减少付费的排队等待时间,加快了病人流转,为患者节省了时间、提供了方便。实行“诊间结算”,与其说它是技术上的突破,不如说是为患者服务、以患者第一的思想理念起了作用。

  有了为患者服务的理念,“看病难”问题再难也不难。当前来说,医患关系紧张,原因有很多,而服务有时没有到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医院能设身处地,站在患者角度,就会想方设法去思去谋,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流程,即便是患者情绪不好,也会被人性化的服务所感动。心中装着患者,办法总比困难多。实行“诊间结算”,一项简单的改进,却给患者带来不一样的全新感受。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给患者提供更多的方便,从而让“看病难”不再难。


标签: 嘉兴;健康;获得感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