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桐乡打通基层治水监管“最后一公里”
2017年09月17日 22:55:50 来源: 嘉兴日报

  “之前,这段河道底下的淤泥有七八十厘米厚,现在这里的清淤工作已经完成了……”昨天,在桐乡市梧桐街道庆丰社区先锋新村东侧的九曲港旁,梧桐街道第七网格的网格信息员张先根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己所辖的河段(庆丰桥至庆丰小区的电力桥段)进行巡查,“最近这段时间我还得替居民们问问什么时候开始往河道里注水。”

  由于自己就住在先锋新村,每天到九曲港走几趟已成为张先根“脚上带泥”的日常巡查。他说,管理河道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时刻关注,一旦发现有杂草或是漂浮垃圾,就得立即进行清理,水位太高或太低都不行,要及时找专人来放水或抽水。

  “老张今年60多岁了,是小区里的元老级人物,这里的街坊邻里大多认识,小区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能第一时间知晓。”第七网格的网格长沈小梅告诉记者,前期由于清淤需要,入河的排水管道暂时封堵,后因施工人员疏忽没有及时解除,导致流水倒灌,全靠老张及时向我们反映才得以尽快处理。“有这样一位‘百事通’进行治水信息的上传下达和居民思想工作的调解,咱们网格里的‘五水共治’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据了解,九曲港全长2000多米,流经梧桐街道和振东两大“板块”,由于入河管网没有全部截污、河底淤泥沉积严重,成了一条劣V类水体。流经开发主体不一,缺乏统一管理,且沿岸还有庆丰小区、九曲小区等住宅,居住人口多,这给治水增加了不少难度。九曲港在梧桐街道内流经12个网格,像张先根这样的网格信息员,便成了这张“治水网”上的关键点。

  如今,九曲港已经顺利脱掉劣V类水的“帽子”,在梧桐街道治水办副主任郁方看来,这与各网格内的网格员们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做好监督、调解与信息上报工作密不可分。

  张先根只是桐乡5598名网格信息员中的一名。建立基层网格员队伍已经近十年来,桐乡深入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通过合理划分网格,建立健全网格员队伍。目前,桐乡共有网格1039个,每个网格设立网格长,按照“一长三员”(网格长、专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网格信息员5598个)的标准加强网格力量配备,明确责任人员和职责,真正使职能有效延伸到网格,管理服务力量下到最基层,打通了基层治水监管“最后一公里”。

  今年桐乡还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科网格暨网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深入推进,参与河道巡查,收集并上报工业、生活、养殖等废水、污水直排信息等被明确列入桐乡市网格事务准入事项及网格员职责清单,如今,桐乡191个劣V类水体实现了网格管理责任全覆盖,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网格化治水工作新格局。据统计,截至目前,桐乡市综治办累计接到各类水问题上报信息4036条,办结率达到100%。

  “以往的河道管理力度不够、人员不足,治水工作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如今,以网格长、网格信息员不定期巡查来发现问题,提前介入,将事后反映变为事前监管,整个治水监管工作都变得主动了。”桐乡市“五水共治”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网格长和网格信息员的监管范围覆盖了网格内的角角落落,多数隐患点都能在巡查河道的过程中被发现,进一步扫除了治水工作存在的死角和盲点。

  据了解,截至目前,桐乡市级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为良好,10个县控以上断面中,Ⅲ类断面6个,Ⅳ类断面4个,据检测结果显示,桐乡191个劣V类水体已全部达标销号,剿劣任务全面完成。

标签: 网格;梧桐街道;巡查 责任编辑: 洪慧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