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城市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海盐县将学习型城市建设纳入到“三优海盐”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完善学习机制为重点,以创建学习平台为抓手,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优雅生活”的时代追求,并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学习意识普遍化、学习行为终身化、学习组织系统化、学习体系社会化的学习型城市格局”。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海盐县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制定并实施学习型城市建设推进策略,将学习型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科学分解,实施“分步、分层、分段”的“三分”策略,循序渐进深化建设工作,推动全县学习型城市建设不断开花结果,形成了“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良好氛围。
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海盐县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民读书节等活动营造了全民学习的浓厚氛围,百姓学习之星、乐学社团、社区教育品牌、全民终身学习体验馆等先进个人与集体、项目不断涌现,终身学习已成为了海盐人民的共识与追求。
科学引领
举全县之力发展终身教育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学习,贵在坚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正不断成为人们努力的目标,指引着人生的前进方向。
近年来,海盐县大力开展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工作予以积极推进,本着“服务海盐经济社会,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的发展理念,在深化城乡合作机制、拓展社区教育空间、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服务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2003年,“海盐县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成立。2005年前后,“海盐县社区教育学院”依托电大正式成立,各镇(街道)依托成校成立社区教育中心,各村(社区)成立社区教育学校。2004年12月,海盐社区教育网开通,成为嘉兴市首家社区教育网站,2008年,海盐电大在全市率先创办《海盐社区教育报》,2012年4月,经自主研发,又在全市率先开通海盐社区学习网。
学院坚持“教师要优、专干要稳、志愿者要广”的队伍建设理念,目前拥有一支由专职教师30多人、兼职教师80余人、志愿者500余人组成,涵盖全县各行各业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教育队伍。同时,每年通过“社区教育师资培训工程”,社区教育论坛,社区教育论文、微课评比等活动的举办,使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日益优化且相对稳定。
一直以来,海盐县积极探索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构建完善了以海盐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以9个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以村(社区)教育学校为基地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出了累累硕果。
2008年,海盐县被确定为第二批浙江省社区教育实验区,2014年,县社区教育学院又成功创建为“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学校”。目前,于城镇社区教育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武原社区教育中心、通元社区教育中心被评为市级示范,全县社区教育基础工作稳步走在嘉兴市前列。
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物质平台。经过多年的努力,海盐县的社区教育工作正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快速发展。下一阶段,海盐县将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发展以“全员、全程、全面”为特点的社区教育,打造全民学习基地,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
今后,海盐还将以创建省级学习型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完善社区教育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发具有社区教育特色的课程资源和培训活动,实现社区教育工作新突破,向“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等争创目标迈进。
形式多样
搭建学习体验基地 打造社区教育品牌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海盐,终身教育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载体。
自2003年以来,海盐县始终把终身学习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不断推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搭建形式多样的学习体验基地,涌现了一批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如今,全民终身学习已然成为海盐大地上的一股新风尚。
日前,2017年“嘉兴市十大全民学习体验馆”评比活动顺利举行,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十大能为广大市民提供全民学习体验、优质高效的体验馆,海盐县博物馆和步鑫生改革精神陈列馆榜上有名。此外,张乐平纪念馆也在2016年获评“嘉兴市十大全民学习体验馆”。
县博物馆是一座展示海盐历史文化为主体的地区性综合类博物馆。作为海盐县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立足“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展览”三位一体的展陈体系,通过举办主题学习体验活动,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学习和感受地方文化的公共文化学习平台。
县纪念馆自投入使用以来,坚持面向社会公众,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展现地方文化的体验项目,积极做好展览教育、名人作品赏析和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不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全国漫画少儿基地、中小学校外第二课堂的作用。
而位于南北湖景区蝴蝶岛的步鑫生改革精神陈列馆,利用图、形、文、声、光、实物、景观等,展现了步鑫生“一把剪刀剪开中国城镇企业改革序幕”的人物事迹,展示改革开放与创新的意义,目前参观人数已突破30万人次,获得了极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依托这些学习体验基地,也带动了一系列学习活动。目前,“文化走亲”、“一村一品文化秀”、“书香润海盐——全民读书节”、“张元济图书馆涵芬讲坛·悦读汇”、“人文海盐讲坛”、“万名学生进社区”、“廉政文化进校园”、“学习型社区”等均已打响区域知名度,形成了品牌力量。
其中,“悦读汇——让孩子快乐阅读,让阅读成为终生习惯”荣获2017年度浙江省“社区教育品牌项目”。截至2017年6月底,“悦读汇”共举办85期,每一期“悦读汇”都像一股股甘泉沁入孩子们心灵,在他们的心中播撒下一颗颗阅读的种子,引领广大未成年人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
满足所需
让老百姓“活到老、学到老”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群体的精神养老需求得到高度重视,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是教育系统服务民生的一项实事工程。2016年4月,浙江老年开放大学海盐学院授牌仪式暨开学典礼成功举行,首批130名老年学员走进课堂,迎来学习充电、发挥余热的机会,海盐县终身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新的里程碑式发展。
武原街道南门社区的赵玉梅刚刚退休,空闲下来的日子让她觉得十分不适应。今年她参加了老年大学的佳木斯班和电脑班,不仅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还锻炼了身体,学会了新兴科技,退休生活变得精彩丰富,此外她还是武原街道百家书画社的成员。
据悉,百家书画社是南门社区书画爱好者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文化社团。自成立以来,在县社区学院、南门社区、武原成校等的共同支持下,开展举办书画展览、参加书画比赛、组织书写春联、制作书画作品集等活动,为繁荣海盐及武原书画艺术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百家书画社基于成员共同的兴趣爱好,发挥学习团队的凝聚作用,以艺交友、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并定期开展书画创作交流,为成员提供展示书画作品的平台,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被评为海盐县三星级“乐学社团”和2017年度嘉兴市十大“乐学社团”。
此外,新光社区银龄学习会,今年开展了“美丽海盐、你我共创,垃圾减量、人人参与”的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减量分类行动。2015年,新光社区被评为海盐县学习型社区,器乐团队的表演获得了武原街道庆祝建党95周年文艺演出铜奖,社团获2016年度县四星级“乐学社团”荣誉称号。
朝阳社区悦心社团,以“健身悦心,服务大众”为宗旨,7年来,社团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潜移默化陶冶居民的情操,推动辖区居民的文体活动开展,提升全体居民的审美能力,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
近年来,全县社区教育已经进入了特色发展的快车道,一批又一批群众性学习团队发挥作用,一地一品的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逐渐形成。“活到老,学到老。”不管是老年大学还是乐学社团,都为全县广大老年朋友提供一个“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乐活平台,在这群“大孩子”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人生的精彩,懂得了学无止境的重要意义。
整合资源
构建全民参与的终身教育体系
近年来,海盐县把大力开展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工作予以积极推进,本着“服务海盐经济社会,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的发展理念,在深化城乡合作机制、拓展社区教育空间、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服务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5年、2016年海盐县连续两年举办“全民学习活动周”活动。活动周期间,全县各镇(街道)、社区及相关单位将积极配合、统一行动,以讲座、培训、论坛、才艺展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各类终身学习活动。并通过“学习型社区”“全民终身学习体验馆”“乐学社团”等各类评比,挖掘学习先进集体和个人,掀起全民学习的新热潮,至今共有6万多名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来。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海盐县积极推进全民阅读工作,自2006年起已经举办过六届读书节。全民阅读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认真组织和全县群众的广泛参与下,深入持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等不断涌现。
眼下,“阅读求知、阅读明理、阅读成才”成为了全县人民的共识,“与书香作伴 与文明同行”正成为滨海宜居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极大地丰富了全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城乡居民学习求知的迫切诉求,为“优雅海盐”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服务全民终身教育、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这是时代赋予海盐县的神圣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展望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推进全民学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打造终身学习品牌。同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激发全民学习热情,努力为建设“三优海盐”作出新的贡献。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