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何苏鸣 通讯员 朱敏燕)“我呀,以前是村里的困难户。”近日,记者在海盐农村采访,遇到好几位“大户”不约而同这样感慨。转变从何而来?原来,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海盐近年来致力于扶助党员创业、引领群众创业。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实施18批次党群创业扶助项目,带动近万名党员群众创业。
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带动广大农民致富,海盐县委先后推行党员创业扶助、党群创业扶助一体化,“助创富民”和党群创业“共创共享”等工程,探索出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精准创业扶助之路,催生党群共同创业、共享发展成果的喜人场面。
党员马伟华至今留着10年前申请到的创业扶助授信卡。当年,正是凭借这张编号为“003”的卡片,他获得15万元创业贷款,建起两座标准化湖羊养殖场。如今,养殖场已壮大为牧业公司,年创造产值近3000万元。通元镇雪水港村村民顾仁良过去一直在企业打零工,收入没有保障,2014年,他参加了由秦万芦荟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组织的创业创新技能培训,开始种植芦荟。如今,他坐拥35个芦荟种植大棚,成为远近闻名的“芦荟大王”。
海盐县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说,自2007年开展扶助党员创业以来,海盐县委不断深化活动内涵。如今,800万元县创业扶助专项基金对党员群众从事生产经营项目、发展农业科技项目、引进新设施新品种新技术实行分类梯度贴息;100个“红创空间”选择产业前景好、带动能力强、辐射作用大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党群创业孵化区等,为进驻项目提供政策辅导、技术培训、后期销售等一系列服务。
这股农村创业热潮不仅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发家致富,更带动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2017年底,全县105个村(社区)已全面实现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50万元以上,预计2019年将突破100万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