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全岗通”走出一条社区治理新路子
2018年08月22日 08:25:24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谢梦骑 通讯员 徐浩 凌章涛

  近日,今年70岁,家住桐溪社区的老人朱陆明来到社区办老年优待证,负责接待的社区工作人员用朱陆明的身份证登录海宁政务服务网进行操作,短短十多分钟就办好了这项业务,几周后,上门走访的社区工作人员将老年优待证送到了朱陆明本人手中。

  去年9月,海宁市作为全省“四个平台”建设试点市之一,继续深化推进“最多跑一次”基层便民体系建设,大胆探索社区治理新思路,面向村(社区)打造“一专多能,全岗都通”的全科综合服务模式。今年8月,海宁市发布“全岗通”服务规范化标准,计划在今年年底实现221个村(社区)“群众办事不出村”工作全覆盖。

  “全岗通”打破条线“壁垒”

  在桐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大厅,记者没有看到按类别划分的办理柜台,取而代之的是一张便民接待柜台,柜台前一名工作人员迎了上来。“你是负责哪一条线的,能办理哪些业务?”“现在办事不分条线全科受理,你要是不清楚你要办的业务叫什么名称,这里有个小‘菜单’你可以先看一下。”说着,工作人员递来一张“全岗通服务事项清单”,上面逐条列出了各项服务的办理办法和办理要求。

  马桥街道桐溪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文瑜告诉记者,原先居委会干部分工明确,你负责哪一块就是哪一块,条线之间不相串,居民要办什么事,一定要负责条线的居委会干部来回答和解决,这无形之中就给居民群众造成了很大不便。

  “‘全岗通’的实施目的就是要打破村(社区)专职工作条线‘壁垒’,让居民群众始终‘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吴文瑜说,“全岗通”制度实际上并没有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是对社区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岗通”实行之后,社区岗位上有人办事,其他人就可以安心走访群众,巡查社区。

  健全制度

  “首问接待”专人负责到底

  165项“家门口7+1”服务项目清单,109项“四办”事项清单……从办理分类、接办方法、办理程序、注意事项等全部收录成公开的清单手册,在岗的工作人员或是办事群众可根据需要查找办法,‘不会办’、‘不能办’的说法已经成为过去。“马桥街道党委委员王岚介绍,“全岗通”试运行之初,岗位业务概念容易发生混淆,工作细节内容难免出现遗漏。为了扎实推进“全岗通”的社区全方位服务,海宁市提出要面向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全科业务培训,并建立了“首问接待制”等八大制度,推行“全岗通”服务考核制,并针对各村(社区)不同的情况整理收集了包括工作制度、运行流程等涵盖七大服务的相关工作要求,编写成“全岗通”业务实训题库,定期安排测试,平行考核打分。

  在服务规范标准中,“首问接待责任人”可以当场办理的按规定办理,难以当场回答或不能立即办理的事项就记录在受理转办登记本上,通过转交业务条线或电子政务平台进行分流、交办、督办、反馈。王岚解释说,“首问接待责任人”的核心就是兜底负责制,办理事项“一人牵头”,“一人转办”,极大程度减少了办事推诿扯皮等现象。王岚说,有关干部的测评打分,采用的是双向测评的办法,一方面通过测评组定期问话的形式抽查干部对住户、事件情况的了解程度打分,另一方面通过民意测评来进行考核。

  转变作风

  便民举措改善党群关系

  “把繁复的工作都放到后台去做,让干部去跑,群众最直接的体验就是省时省力省心。”海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费晓义说,“全岗通”服务的实现同时得益于海宁市各领域资源服务向村(社区)下沉延伸,这是实现“窗口无差别化受理向基层延伸的硬件基础,这在全省范围内也是第一次落地。

  “同时,‘全岗通’要求值班以外的干部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覆盖网格、深入群众进行走访,第一时间收集民意,第一时间化解矛盾,把‘坐诊’和‘出诊’相结合,主动‘离开座位’去了解群众之所急,根治群众之所痛。”费晓义说,基层村(社区)干部是直面群众的第一窗口,破解基层干部“机关化倾向”作风难题,与群众建立联系,对待居民群众的问题“有求必应”,关键时刻才能“一呼百应”,“全岗通”带来的基层工作作风转变,将进一步改善基层党群关系。

标签: 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全岗通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