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乡村打铁铺 半世不了情
2018年08月29日 08:22:33 来源: 南湖晚报 记者 陈强

  

摄影 邬兴华

  海宁市盐官镇丰士村一条僻静的小路旁,在一座不起眼的老房子里“藏”着一个打铁铺。

  打铁铺里,炉火熊熊,一个个头不高戴着眼镜的老铁匠和一个身材较瘦浑身肌肉的男人,正汗流浃背地打着铁。他们很少说话,但配合默契,轻重有别节奏不一的“叮当”声,已成为他们工作时的沟通语言。

  老铁匠名叫杨新华,今年68岁,和他一起打铁的是他的儿子杨国豪,今年42岁。在打铁这一传统行当里,杨新华已经坚守了整整55年,杨国豪也跟着父亲打了22年的铁。

  数十年间,父子俩制作了几十万件铁器,在现在已经非常鲜见的打铁铺里,他们日复一日忙碌着,成为嘉禾大地上的这一古老行当的守望者。

  子承父业

  8月26日上午,风雨大作,暑气消除的夏日显得格外凉爽,但打铁铺里依旧很闷热。

  鼓风机呜呜响着,炉膛边,杨新华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他顾不得擦拭额头上的汗,左手操起长钳,把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从炉膛里夹出,麻利地放在一旁的墩头上。杨国豪双手抡起大锤,向这块铁块砸去,刹那间,火星四溅。

  当杨新华右手拿起小铁锤,在墩头上轻轻敲击时,杨国豪便会减小手中大铁锤的打击力度;小铁锤的敲击力道渐渐加重,杨国豪也跟着加大手中铁锤的打击力度;杨新华再敲,杨国豪则会听从小铁锤的指挥改变击打的部位。

  “小铁锤敲击时,轻重、节奏、角度都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只有配合默契,才能心领神会!”杨新华看着儿子老到地抡锤打铁,仿佛看到过去的自己。

  13岁时,杨新华就跟着父亲学打铁。“打铁看似简单,其实讲究很多,学起来很苦,至少要学10年才能出师。”杨新华记得,他跟父亲学的第一件事是烧火,“学了整整3年!”

  那时候鼓风机还没有普及,徒弟跟着师傅学烧火,要一手拉风箱,一手用长钳夹着铁块在炭火里烧,“学烧火,一要学会保护自己,二要学会把握火候。”

  刚学烧火时,杨新华不会保护自己,炉膛里的火星飞溅出来,他的胳膊和肚皮常常遭殃。“把握火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火候不到,铁块打不开,火候过头,铁块就炀了,怎样才算恰到好处,没法测量,全靠自己把握。”

  花3年时间学会烧火后,杨新华又跟父亲学了3年锻打。一块烧红的铁块变成不同的形状,锻打是关键。“要打得准、打得稳,轻重拿捏到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练习。”

  “打铁有18道工序,烧火、锻打只是基础中的基础。”杨新华回忆,到了第七年,父亲开始教他学习打磨、修剪、淬火等工序,这一学又学了3年多。

  深知打铁辛苦,杨新华并不希望儿子继续从事这一行当,但在“叮当”声中长大的杨国豪,却对打铁这门技艺充满了好奇,“看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在爷爷和爸爸手中成型,我就觉得他们好像赋予了生铁生命一样。”

  20岁那年,杨国豪高职毕业,看着从事这个行当的人越来越少,他想要学打铁的念头就越来越强烈,“我如果再不学,这门技艺很可能就要在父亲这一辈人手中失传了。”

  于是,他说服父亲,走上父亲当年走过的老路,这一干就是22年!

  艺无止境

  烧火用的火钳、种地用的锄头、劈柴用的斧头、祭祀用的蜡扦、挂肉用的肉钩,乃至过去常见的担钩、马桶箍……在打铁铺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铁制用具,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小型的铁器博物馆。

  “墙上这些东西都是我打的。”打铁55年,杨新华自称能打数百种铁制品,“即便是没打过的东西,只要看一下样品,我就能打出来,大炉小炉我都会打。”

  打铁行当里,所谓“大炉”,是指打制农业生产用具、日常生活用具;而“小炉”则专门指打制古建筑上使用的小配件等一些精细物件。

  当年跟随父亲学打铁,杨新华学的就是小炉。“学了15年,各种基本功都扎实了,后来我又拜了一位大炉师傅,跟着学了10年。从那以后,我将两炉融会贯通,打制各种各样的铁制品。”

  杨国豪跟父亲杨新华学打铁,主攻大炉。几十年来,父子俩配合默契,打铁铺里每年打出的近万件铁器都由父子二人合作完成。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五六年前,杨新华应邀打制3件藏品,这次他自始至终都没让儿子参与,这让儿子杨国豪看得心痒难耐。

  这3件藏品,是杭州收藏界一位资深人士找杨新华定制的;其中两件是“鲤鱼跳龙门”里的小鲤鱼,另一件是一把大刀模型。

  “那位收藏家让我打小鲤鱼时,给我看了小鲤鱼的图片,我心里就有数了。让我打大刀模型时,只跟我说了句‘想要一把威武、有气势的大刀’,我想了很久才想出该打怎样的大刀。”尽管打铁半个世纪,这样的要求还是让杨新华觉得充满挑战。

  打制小鲤鱼时,杨新华谢绝一切来访,把自己关在打铁铺里,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亲力亲为,儿子只能在一旁默默看着,不许插嘴,不能参与。

  “把自己关起来是为了不受干扰,好静下心来干活。”历时8天,杨新华终于打制出令自己满意的小鲤鱼,这时他才向儿子解释:“你学的是大炉,而这两条小鲤鱼是小炉工艺,尽管都是打铁,但在工艺上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只让你看不让你参与。”

  拿到3件藏品后,收藏家非常满意,杨国豪也从中悟到了许多,“艺无止境,永远都要用心学!”

  为与不为

  潜心打铁55年,杨新华打制的铁制品已经超过50万件。除了打造农具和生活用具,嘉兴及周边地区不少知名景区还向杨新华父子订购了大量修复古建筑所需的铁构件。因为订单量大,父子俩每天天一亮就要赶到打铁铺开工,常常要干到很晚才能回家。

  但不管多忙,只要周围邻居来找他们帮忙,父子俩都很乐意放下手里的活。铁耙齿歪了、菜刀不快了、铁刮柄断了……“只要是不开炉子烧煤、不添加铁料的服务,我们全都免费!”这是父子俩定下的规矩。

  “这个铁刮的柄坏了,不好用,你们帮我看看!”村里的保洁员吴雪龙带着一只铁刮,急匆匆走进打铁铺。

  见有人来,正在铺里忙得满头大汗的杨新华父子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帮吴雪龙修理铁刮。一个人用工具固定住铁刮,另一个人抡起铁锤开修,忙了近10分钟,铁刮修好了,父子俩没有收钱。“这父子俩手艺好,人品也很好,他们帮我们修东西,不用材料的从不收钱,用了材料也只收很少的一点成本费,大家都很信任他们!”吴雪龙乐呵呵地说。

  明明手中有忙不完的大订单,为什么还要免费为他人服务?“很多时候我们确实很忙,可大家拿着坏掉的东西上门来,他们肯定也是急着用,不能让他们白跑,所以一定要修好!”杨国豪回答。

  不过,对于上门求打铁器的人,杨新华父子也并非都有求必应。

  有一次,有几个小青年听说杨新华父子手艺不错,就找上门来,请他们打制几把匕首。“打这些东西干什么?”杨新华警觉地问。“我们自己搞收藏,打来玩玩。”其中一个小青年说。

  见来者不善,杨新华父子没有搭理他们,小青年无趣地离开了。不料几天后,他们竟拿着厚厚一沓钞票,再次找到杨新华父子,“不打匕首,打几把刀也可以。钱你放心,我们会加倍给!”杨国豪瞪了这几个年轻人一眼,“你们去派出所开个证明,如果警察同意你们打这些东西,我再给你们打!”碰了一鼻子灰的几个人只好灰溜溜走了,之后再没上过门。

  时光就在一敲一击间匆匆流过,转眼杨新华已年近古稀,“我的爸爸活了86岁,他9岁学打铁,打到75岁时因为体力不支不打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乡村打铁铺越来越少,已经响彻千年的“叮当”声也渐行渐远,但杨新华并不担心这一行会消失,因为儿子的加入,让他觉得后继有人。记者了解到,目前,历史悠久、工艺复杂的打铁技艺正在申报“非遗”。

  (感谢“茅庐观色”提供新闻线索)

标签: 打铁;父子;铁锤;铁器 责任编辑: 金英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