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桐昆:世界化纤巨头的奋起之路
2018年11月01日 08:36:04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潘晓琴 通讯员 陆旗方

  【亮点】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桐昆集团从一家总资产不到500万元、连年亏损且资不抵债近100万元的化纤厂发展到如今连续17年名列中国企业500强,世界涤纶长丝企业产能和产量之首的行业龙头企业,拥有总资产300多亿元,下辖5个直属厂区和18家控股企业,员工19000余人;具备520万吨聚合和570万吨涤纶长丝、420万吨PTA年生产加工能力。

  【历程】10月25日晚,桐昆股份发布2018年三季度报告,披露1~9月业绩。据报告显示,2018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8.6亿元,同比增长32.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3亿元,同比增长118.1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37元,同比增长104.48%。截至2018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达到322.34亿元,较2017年底的265.58亿元增长21.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到156.98亿元,较2017年底增长17.32%。从单季数据来看,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11.42亿元,创桐昆建厂以来单季利润之最。

  事实上,桐昆集团在董事长陈士良的带领下,一直保持着极具桐昆特色的稳健向上风格,从1991年至今,实现了“五无”:无年度亏损、无对外担保借款、无销售应收款项、无产品积压库存、无停产减产。

  比数据更令人欣喜的是,桐昆在智能制造、绿色节能、差异化发展等方面不断拓展的实践。如今的桐昆,已经全面建成无人工厂、黑灯车间,具备五大系列1000多个涤纶长丝产品生产能力,产品差别化率超过60%,从50D到1000D之间几乎所有规格的涤纶长丝均可生产,被业界称为中国涤纶长丝行业的“沃尔玛”,国际市场占有率超10%。

  可以说,桐昆37年的发展,正是桐乡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春风中大展拳脚的37年。

  乘上改革开放东风

  从全省倒数第一

  到桐乡经济总量第一

  1981年,青石、晚村、义马、永秀、大麻等公社与桐乡县社队企业局在没有一滴油、没有一粒切片的桐乡联合创建了第一家专业生产化纤长丝的乡镇企业——桐乡县化学纤维厂,开启了桐乡化纤行业的发展之路。

  当年,年仅18岁的陈士良入厂工作。1983年,桐乡化纤厂建成投产,效益相当可观,当时生产的产品丙纶丝也十分紧俏。由于一期、二期项目都经营得很好,再加上当时化纤行业行情十分好,公司计划筹建三期工程。1986年,陈士良被抽调去筹建三期工程,即凤鸣化纤厂。而此时,桐乡化纤厂内部经营管理出现大问题,局面混乱,经营每况愈下,到1990年,混乱的管理,使得企业毫无发展、人心涣散,发展陷入困境,成为全省化纤纺丝行业规模效益倒数第一的企业,总资产不到500万的企业竟资不抵债近100万元。而此时的凤鸣化纤厂发展良好,蒸蒸日上。

  眼看企业难以为继,桐乡化纤厂200多名职工联名致信洲泉镇党委、政府,要求调整企业领导班子。洲泉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镇领导多次找陈士良(时任桐乡凤鸣化纤厂副厂长)谈话,要求其出任桐乡县化学纤维厂厂长,担负起使桐乡化纤厂摆脱困境的重任。

  临危受命的陈士良开始奔波于省市内外,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当时全国化纤市场供销两旺,正处于繁荣时期,低档次的丙纶产品市场销路畅通无阻,交易频繁,经常供不应求。而以桐乡化纤厂当时的技术水平,虽然没有走在同行业中的前列,但产品的销路应该可以看好,而且工厂尚有许多可以利用的闲置资源。于是,整顿内部管理,恢复正常生产,就成了陈士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第一仗。

  同时,陈士良以他独特的风格努力聚拢涣散的人心。每天他都与员工摸爬滚打在一起,与员工以心换心、将心比心,使员工们看到企业新的希望。在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市场行情、同样的中层领导和职工队伍的情况下,桐乡化纤厂第一个月产量就增加了近四成,获利五万元。

  随后,陈士良马不停蹄地扩大产能,利用企业自身积累,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上了一条年产200吨的SKV101丙纶纺丝机生产线,两个月收回全部投入,当年盈利100万元。陈士良首战告捷,迈出了他事业起步最为艰辛的一步。

  1992年,随着市场需求变化,涤纶长丝产品以其优越的性能和用途预示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调整产品结构势在必行。为筹到技改资金,陈士良决定“借船出海”——北上寻找联营生产的合作伙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陈士良三上江苏昆山,以满腔诚意和高度可行的合作方案赢得了支持和信任。先是从江苏昆山苏三山集团赊购了一条年产1000吨KP431涤纶纺丝机,紧接着江苏常熟化纤设备厂也与企业达成协议,将其研制的两条年产2000吨的SKV102涤纶纺丝机以试生产合作伙伴的形式在桐乡化纤厂试用。至1993年初,原本一个需要3000万元资金和数年时间的技改项目仅用一年就顺利完成了。桐乡化纤厂当年实现产值6500万元,利税1000万元。企业从此脱胎换骨,初具规模。后来,为了让企业牢记这段来之不易的创业历程,陈士良把企业更名为“桐昆”,志名以谢。

  1995年,公司首次跨出洲泉,在桐乡开发区筹建洲泉合成化纤厂,投资3000万元全套引进德国青泽公司两条DW-548高速牵伸卷绕生产流水线,9月开车投产。当年,企业经济总量成为桐乡市第一。1997到1998年,桐昆开始了低成本扩张,先后以兼并、重组等方式收购了一批企业,迅速壮大了企业规模,1998年,桐昆投资1.6亿元引进日本生产线,上马了一步法。

  股份制改造注入新活力

  从桐乡第一到全球第一

  在这一步步的发展过程中,桐昆跨上了涤纶长丝专业化的经营之路,开启了新一轮的发展。

  1999年,桐昆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建立了浙江桐昆化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在2004年更名为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从组织结构上奠定了企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也正是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桐昆实现了从切片纺丝到熔体直纺的跨越。

  2000年,桐昆进入“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集约化经营”的发展阶段,公司投入10亿元打造中国化纤工业城。2002年6月,我市第一条熔体直纺生产线建成,企业实现了从切片纺到熔体直纺的升级转型,完成首次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及至2004年,桐昆成为国内最大的差别化纤维生产基地,企业经济总量成为嘉兴第一。至此,桐昆成为国内第一家采用有光熔体直纺POY生产的企业,第一家自主改造生产一步法涤纶高强工业丝的企业,第一家成功开发熔体直纺阳离子涤纶POY长丝的企业,推动了中国化纤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009年,桐昆恒通年产40万吨世界单线产能最大的“一头两尾”熔体直纺项目顺利投产,涤纶长丝总产能达到150万吨,一举超过印度信赖公司(Reliance Group),成为全球第一的涤丝生产商。

  在桐昆的发展中,陈士良始终明白一个道理,企业的壮大,不仅是规模的扩张,更是设备和技术的创新。从1982年建厂初期的VC403镇江产丙纶生产设备到上世纪90年代初SKV101设备,转涤纶后,从最初的KP431涤纶纺丝设备和常熟SKV102涤纶纺丝设备到如今从德国、日本进口的最先进的巴马格、TMT纺丝卷绕设备,从二头纺到现在的十二头纺、十六头纺、二十四头纺乃至三十二头纺,每一步都让桐昆在化纤行业走得更稳更实,也让桐昆的产品不断升级。如今,桐昆的新车间里,从生产线上下线到仓储、发货,已经全部实现自动化。只见车间里化纤丝筒从生产线上自动落到推车上,沿着轨道来到包装车间,巨大的机械手臂把丝筒放上包装流水线,打包、贴上标签,再由机械手臂放入推车自动送入全自动立体仓库。与此同时,根据当天的订单,存储在仓库里的货品经过自动分拣系统的运算,通过轨道自动运输至发货区,完成发货。这自动化生产场景是桐昆近年来持续加大智能制造改造力度的生动缩影。

  从技术方面看,2017年,桐昆全年完成工业性生产投入超过100亿元,其中技术改造和科研方面均投入逾3亿元;至今,由桐昆牵头、参与起草的国家(行业)标准已近40项,列入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3项,主持了“2016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参与“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承担了9项国家火炬计划和1项国家星火计划,申报专利500余项,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0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20多项。

  进军全产业链

  打造“百年桐昆”

  成功的企业永远不会停歇发展的脚步。

  2011年5月18日,桐昆股票“桐昆股份”(601233)在上交所A股成功上市,进军资本市场,成为嘉兴市股改以来第一家主板上市企业。

  搭上资本市场快车的桐昆,发展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近年来,桐昆持续向产业链上游布局,努力打通PX—PTA—长丝全产业链。

  2012年,桐昆股份上市募投项目——嘉兴石化年产8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使桐昆形成“一体化”产业体系,开启了发展的新纪元,也再次彰显了陈士良对促进桐昆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打造百年桐昆”的雄心。2015年,桐昆再次向上游产业链拓展,参股浙江石化年产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并于2017年中将所持有20%股权装入上市板块。据悉,该项目分两期实施,每期规模为2000万吨/年炼油、520万吨/年芳烃、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其中一期2000万吨炼化装置将在今年年底投产,届时,桐昆便可实现主业板块产业链一体化格局,实现打造全产业链的目标。

  其间,桐昆有浙江恒腾差别化纤维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恒邦厂区年产40万吨超仿棉差别化纤维项目,嘉兴石化二期年产200万吨PTA项目,恒邦二期CP1、CP2项目,恒瑞厂区,恒腾二期等多个项目陆续投产,为桐昆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后劲。今年以来,又有嘉兴石化年产30万吨FDY项目、恒邦三期年产20万吨高功能差别化纤维技改项目、恒腾三期年产6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等多个项目开车投产,浙江恒优化纤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差别化POY项目开工,助力桐昆在涤纶长丝行业继续扩大市场占有率,巩固领跑者地位。

  预计到“十三五”末,桐昆长丝年产能将超过750万吨,聚合年产能将超700万吨,PTA年生产能力达到420万吨,并向上游拓展,实现再造一个新桐昆的目标。“为着这样的梦想和目标,桐昆将持续以大投入为支撑,以大转型、大提升为抓手,实现企业全面大发展,继续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化纤产业进步而不懈努力!”展望未来,陈士良信心满满。

  【启示】纵观桐昆几十年的发展,陈士良认为是“稳健”的,甚至可以说是“保守”的。用他的话说,就是“三个力”: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包括领导者个人的能力、团队的能力;有多大实力做多大事,要考虑自身资金实力,不要做超出自己实力的事情;有多大潜力做多大事,也就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去做事。

  正是这份稳健和保守,让陈士良带领桐昆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特色路,给行业做出了表率。

标签: 化纤厂;企业;生产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