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轮胎里的垃圾桶。尖山新区(黄湾镇)供图
近日,长三角多地纷纷出台条例,吹响垃圾分类“冲锋号”。在海宁尖山新区(黄湾镇),随处可见各类垃圾分类宣传漫画和宣传点,过去大型的垃圾回收桶不见了,部分分类垃圾桶则藏进了轮胎里,既美观又有特色。
记者了解到,在尖山新区(黄湾镇),从沿街商铺到农村农家,再到各家企业,处处展现着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垃圾分类在当地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
实现可回收物“物尽其用”
“一斤旧纸箱少说能卖七八毛钱,一斤饮料瓶也要一元钱左右,白白扔掉实在可惜。”每天清晨,海宁尖山新区(黄湾镇)保洁员马晓旦都要骑着保洁车辆,把自己负责的区域内各个企业遛一圈。这些在别人眼中的废品,在他眼中,都是可以存入“银行”的钱。
今年年初,尖山新区(黄湾镇)在嘉兴市首创垃圾分类公益银行,通过吸纳“储户”对生活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将纸板、报纸、塑料瓶等可回收物进行收集和出售,将取得的收入用以发展公益事业,同时也更好地实现区(镇)的垃圾减量。
生活中的废玻璃,在欧洲回收率高达90%,而在我国85%都被混在垃圾中废弃。
“因为这种垃圾的经济价值低,每家每户的量又不大,一般的废品收购公司并不接收。”尖山新区(黄湾镇)副镇长沈燕明道出了原因。
为此,当地政府想了一个办法,在各村、社区设置专门的低价值可回收物投放点,投入一辆保洁车,每月两次将投放点的可回收物装运至镇级集中点,积累到一定量后,政府联系环保公司收走。“像这样量大了以后,环保公司也愿意上门收运了。”
在尖山新区(黄湾镇),数量可观的家具企业会产生大量木质下脚料,加上当地果农修剪果树产生的枝条和建设工地产生的废旧木料,在过去,这些园林垃圾混合在其他垃圾中,不是被焚烧就是被填埋,为垃圾处理增添压力。
经过多方联络,区(镇)引进了海宁市嘉森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该公司收购、处置园林树枝、工厂废旧木托盘、工地旧模板、装修拆迁板、机器包装箱等木制品,将其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燃料,不仅实现园林垃圾的回收利用,还可以代替煤燃料,更加生态环保。
目前,该公司日处置能力约80吨,年产生物质颗粒燃料约3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破除餐厨垃圾收运盲点
“叮铃铃……”“来了来了,请稍等。”每天上午9点,环卫工人马桂芝都要来尖山新区(黄湾镇)昌盛路上的小饭店收集餐厨垃圾。在这条街上开了26年点心店的祝仁龙小跑着从店内拿出专门盛放餐厨垃圾的垃圾桶。
“一般只要我一摇铃,他们就知道我来收垃圾了,都会主动拿出来。”马桂芝放下手中的摇铃,下车接过祝仁龙手中的小桶,将里面的垃圾倒进了自己车上更大的餐厨垃圾桶内。
沈燕明告诉记者,以前,餐厨垃圾收运公司会针对50人以上的企业、机关单位、大型餐饮店等餐厨垃圾产生量大的单位,进行上门回收。这就导致了一些小农贸市场、小餐饮店和50人以下小企业的餐厨垃圾收运“盲点”。
为改变这一现状,区(镇)投入70余万元委托第三方将未与餐厨垃圾收运企业签约的其他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小餐饮店等产生的餐厨垃圾以“桶换桶”“小桶换大桶”的形式定时定点收集,装运至指定的中转点,再由环保公司统一运输处置。
为此,区(镇)还新造了集中堆放点2座、中转站2座,餐厨垃圾桶实现每天清洗,减少了厨余垃圾车辆在集镇收运过程中产生的异味和二次污染。
多部门联动管控垃圾分类
“您好,这是尖山新区(黄湾镇)垃圾分类指导手册,请您在这份委托垃圾收集清运合同上签下名字。”近日,浙江博阳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先生在尖山新区(黄湾镇)政务服务大厅办事时,窗口工作人员徐晓递给他一本手册和一份合同。
在尖山新区(黄湾镇),施工企业有了这份垃圾清运合同,工地上产生的生活垃圾将由区(镇)保洁公司统一收运,彻底改变工地生活垃圾不分类、处理不规范等短板。
对企业来说,解决垃圾的处置问题仅仅是多跑了一个窗口;但对政府来说,这背后是多个部门联动管控的结果。
“在项目落地开工前,政务服务中心会将建筑工地实行垃圾分类告知书发到企业负责人手中,要求企业在办理施工许可证之前确定垃圾分类管理人员,并签订垃圾清运合同,环卫部门提前介入,深入现场指导建筑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和垃圾分类。”沈燕明介绍。
今年3月以来,尖山新区(黄湾镇)执法分局开展垃圾分类“三位一体”执法专项行动,共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22份,立案12家,处罚2万余元。海宁全市首张垃圾分类罚单就产生于尖山新区(黄湾镇)。这对单位和个人都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有效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提升了垃圾分类意识。
据统计,今年1至7月,尖山新区(黄湾镇)外送生活垃圾量为5720.8吨,日均26.98吨,较去年海宁市定日均指标每天减量近10吨;收集处置餐厨垃圾3291.67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300多吨。截至6月,691家强制单位已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