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14日下午,微风习习,秋阳高照,离杭州湾北岸海盐县郑家埭约6公里的海面上风平浪静,这里是杭州湾跨海大桥中引桥C28号桥墩所在的位置。
下午1时30分不到,沉睡了亿万年的杭州湾海底,打破了昔日的平静。随着工程指挥人员一声令下,“咚”的一声巨响,早就锚泊在海面上的中港二航局“航工桩7”号打桩船打下第一锤。远远望去,随着打桩船的柴油锤时起时落,那根吊装在87米高桩架上的超长钢管桩便很快一截一截地进入海中。
“咚咚”声连绵不绝,时间在一分一分地过去,很快定格在下午2时10分。只见随着柴油锤最后一次升起又有力地落下,钢管桩被全部打入了海中。“好!”……人群中发出一阵激昂的喝彩声。
当天下午,在打桩船重达12.8吨的柴油锤2400多下有力锤击中,一根长73米、直径1.5米、重65吨的超长钢管桩被精准地打入预定位置,这是杭州湾跨海大桥主桥部分顺利打下的第一根桩,由此拉开了大桥工程实质性建设的帷幕。
伴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修建,离北桥堍不远的东港村内店面林立,当地农民开起了“大桥网吧”“大桥通讯连锁店”“大桥超市”等打着“大桥”牌子的店面。对于这里的2万多名海涂农民来说,跨海大桥的建设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尤其对他们思想观念带来了极大冲击,一向保守的海涂农民也懂得掌握商机走上了创业之路。
小到一个村,大到一个县,杭州湾跨海大桥都带来了一轮连锁性的变革。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十余年来大桥迎风踏浪而立,桥上车辆川流不息,不仅为海盐带来了庞大的客流量,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地处杭州大湾区北侧,曾是海盐的‘发展之痛’。滔滔钱塘江、茫茫滩涂线,千百年来带给这座县城更多的是无法逾越的天堑。然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通,使北桥头堡的海盐从交通末梢一跃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交通节点,让海盐更有信心地走出去,融入长三角、拥抱全世界。”海盐县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周良说,“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黄金通道’,通车后大大缩短了浙东、浙南和浙中腹地与上海往来的时间,使得海盐成为这张‘交通网’的中心,更进一步打通了浙江港口群与上海这个国际航运中心的陆路通道。”
近年来,海盐依靠杭州湾跨海大桥带来的区位优势,打造了中欧城镇化合作平台,吸引了丹麦丹佛斯集团、德国克劳斯玛菲集团等世界知名企业的落户。同时,大项目也在海盐全境开花,其中总投资300亿元的浙江山水六旗国际度假区项目建设正酣。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以及乍嘉苏高速、杭浦高速、绍嘉高速的开通,海盐成功挤入了“沪杭苏甬”大都市圈,现在的海盐已经从当初的“交通末梢”变成了“交通枢纽”。更令人振奋的是,目前海盐正在加快推进通苏嘉甬、沪平盐和杭海城际延伸等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实现海盐铁路零的突破,全面融入长三角城际铁路网,全面拉近与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之间的时空距离,为海盐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当好“先行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