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24日讯(记者 俞任飞 李玲玲)苏湖熟,天下足。早在百年以前,杭嘉湖地区就是解决全国人民吃饭的大“粮仓”。然而,要是问起这关乎老百姓饭碗的粮食是如何储备的,多数人恐怕真不知道。
也许有人会想到,杭州老底子的仓前粮仓,是全国有名的“四无粮仓”。那时候提倡“宁流一滴汗,不坏一粒粮”,粮食保管员白天运粮,晚上就睡在粮仓里抓老鼠。那现在的粮仓,究竟是啥样子的?
9月23日,恰逢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储粮集团首次在浙江打开粮仓,开放中央储备粮库让公众参观。第一站是中央储备粮嘉兴直属库有限公司,钱报记者实地探秘这个位于嘉兴秀洲区的“大国粮仓”。
记者了解到,今天上午,位于温州乐清七里港的中央储备粮温州直属库也会开放,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参观(注意:只开放上午半天)。
粮仓稻海下的黑科技
“我是中央储备粮嘉兴直属库31号仓保管员,本仓现存2018年产特种储备粳稻谷2194吨,等级国标二级。目前仓内平均粮温17摄氏度,最高粮温26摄氏度,粮情稳定,储粮安全。”去年才从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专业毕业的90后保管员许一琦介绍之后,打开仓门。
这是一座高大平房粮仓,底下大门和通风窗紧闭,爬上一侧长长的边梯,钻过一道防虫网,走进粮仓侧门。一股稻香冲面,昏暗的灯光下,眼前就平铺着6米深的稻海。
这看似普通的一间粮仓,却藏着不少秘密,许一琦刚才的粮情介绍就是个好例子。粮仓好比是人,粮温就体现了粮仓的“身体”状态,“哪里粮温高了,就说明粮食生虫、有杂质,或是湿度出问题了。”
放在以前,给粮仓“体检”可是个体力活。几米长的温度计,每隔一段就得插上一根,想要统计平均粮温,就得跑遍整座粮仓近百根温度计。
而如今,140个传感器分布在粮仓的各个角落,坐在办公室里打开电脑,就能看到仓内各处的粮温变化。加上自动化的取样化验技术,过去一个多小时的流程,如今只需几分钟时间。
“体检”出了问题,“看病”更是麻烦。“粮食入库前,收割、晾晒过程中,难免会带着虫。”粮食入库后,往往要先杀虫。
“过去,是用熏蒸的办法杀虫,一次就得花近两个月的时间,这套办法不仅繁琐,还有一定的问题。”保管员杨金根说,熏蒸杀虫正在逐步淘汰,而嘉兴直属仓目前已经引进氮气气调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设备改变储粮中的空气成分。杨金根指着粮仓外两根大管网,制氮机产生的氮气就通过这里送入粮仓,在98%浓度的氮气环境下,虫害、霉菌无法继续生存,粮食品质也就得到了保证。
杨金根表示:“大家也不用再担心,化学药剂熏蒸后,可能存在的污染。”
“现在的粮仓和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啊,黑技术不少啊。”“今天还以为能看到肩挑背扛麻袋的画面呢”。特意来参观的几个嘉兴学院的同学互相打趣起来。
这一切的背后是智能化储粮技术的发展。
在智能化粮库系统展示区,我们了解到,嘉兴直属库有限公司通过布设在仓内的数百个温度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粮情,实时在线数据监测,确保了粮食“看得见、管得住、守得好”。
“每种粮食都有自己的脾气”
中央储备粮嘉兴直属库有限公司目前有20幢高大平房仓(40个厫间)、8个浅圆仓,4个中转仓,总仓容量近20万吨。
该粮库主要储存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据介绍,中央储备粮轮换购销是确保储备粮常储常新的基本机制。据介绍,各类粮食都有储存年限,像我们这边长江以南的地区,按规定,储存年限稻谷2-3年,小麦3-4年,玉米1-2年,豆类1-2年,食用油1-2年。
走在仓区,想知道哪些人负责仓储保管工作很容易,只要看他们脚上的鞋即可。一双黑色的平底布鞋是每个守粮人的标配。
“布鞋不仅走路舒服,进粮仓检查也不会踩坏粮食。我们每年会配8双。”出生于1984年的刘继文,已在嘉兴直属库工作了17年,现在是仓储保管科副科长。这位从小在江苏农村长大的守粮人,对粮食有一种天然的情结,所以学校出来后,毫不犹豫选了这一行。按他自己的话来说,他这么多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那一粒粒的粮食,他太熟悉每一种粮食的“个性”了。
刘继文这样形容自己钟情多年的“老朋友”,“粮食都是会呼吸的,怕水,怕高温,怕虫害,而它怕的就是我们要去防的。所以我们的工作为什么叫保管员而不是仓管员,因为我们的责任不在于管理仓库,而在于保护每一粒粮食。我们科室的人基本都是粮食储存等专业毕业的。大家也可以试想一下自己生活中是如何更好储存粮食的,诸如真空包装,就是抑制粮食呼吸;诸如用冰箱,就是低温嘛。很多原理是相通的。当然,粮仓是大规模储存,我们需要做的更多。”
在刘继文心中,粮仓出现坏粮就是守粮人工作最大的失败。他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所有问题的发生都是因为人本身工作不到位。他有一个深刻的教训,那是他上班第二年,有一次在粮仓开窗通风时,突然飘起了雨雪,有个窗飘进了一点。“那时,我想粮仓这么大,就进这么一点点雨雪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就没有马上进行处理,可后来那一小块的粮食就坏了,从此,我记住了,当保管员容不得一点马虎。”
在智能化粮仓的今天,守粮人还重要吗?
听到这个问题时,刘继文笑了。“人,当然重要,而且很重要。的确,对于智能化粮仓的发展,我们保管员感触最深,受益也最深。就像我现在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动动鼠标,我就能看到每个粮仓的情况。还有目前的智能通风系统,遇上天气突变时,我再也不会出现来不及关窗的事,现在都是智能的,能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自动开关。高科技的发展解放了人力,现在1个人可以管理8个粮仓,这在过去无法想象。但是智能系统发出的预警,更需要我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关注。” 刘继文开玩笑说,智能化是好帮手,给他们守粮人长上了“千里眼”,运用得当,才能更好地保护每一粒粮食,实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粮仓不是个新鲜事。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具丰实。”杜甫的诗里,就写过开元盛世下的粮仓。2013年洛阳城北发现的隋代回洛仓遗址,50个足球场面积的土地下,包含了700多座仓窖,粮仓的建造、防虫、防潮技术都比较先进。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几百年来粮食一直是中国人的心头大事。1955年,国家建立了以备荒为目的的储备粮——即“甲字粮”储备制度。1990年,杨金根从粮校毕业,进入如今嘉兴百墅花园对面的嘉北粮仓工作。当时,为解决粮食连续增产带来的卖粮难问题,国家开始建立专项粮食储备制度。而在嘉兴,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粮站。嘉北粮仓的厫间不过3米多高,加起来储粮刚超过1万吨,而日常的保管员却需要七八个人。工作十年,杨金根被调入第一批中储粮库——中央储备粮嘉兴直属库。近20万吨的粮食,工作量增加了十数倍,保管员仍然只有9个人而已。这是科技的力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