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新奇特” 紧扣未来 记者直击第六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
2019年10月19日 04:45:21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祝梅 王世琪 严粒粒 宋彬彬

  浙江在线10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祝梅 王世琪 严粒粒 宋彬彬)十月的乌镇,缕缕桂香萦绕小桥流水。全新启用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如一只昂首前行的“春蚕”,用五段弧线编织出互联网的智慧之光、未来之光。

乌镇1.jpg

  小度机器人成了讨喜的卖萌表情包。记者 倪雁强 摄

乌镇3.jpg

博览会开幕式前,工业机器人演奏名曲《茉莉花》。记者 倪雁强 摄

  一如往年汇聚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今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更加入了诸多互动体验元素,让新技术变得可触可摸可感。穿梭于展位间,可以如爱丽丝掉入“兔子洞”般,一窥VR技术展示的热带雨林的壮阔;也可以凌空挥手,透过车挡风玻璃获取街边的海量信息……

  在乌镇,这些“新奇特”让我们与未来十指紧扣!

  穿梭“爱丽丝”雨林

  以一只昆虫的视角,会观察到什么样的热带雨林?坐上会旋转、震动的动感座椅,戴上358克重、由中信集团控股的特效公司数字王国设计制作的头盔眼镜,系好安全带。一切准备就绪。

  720度VR全景下,我抬起头,逆光的绿叶叶尖,一颗晨露摇摇欲坠。扑通!落下的水珠滚成了巨大的水球,击得身体一颤。我立刻又与一双巨大的复眼对视。后退几步,原来是一只七星瓢虫。它振翅起飞,我居然也跟着它一起“飞”了起来,时而侧行,时而俯冲,风声呼啸耳边,鸟语忽远忽近。在森林的缝隙穿梭间,蘑菇的菌褶掠过我的头顶;路过蜘蛛网时,蜘蛛腿上的绒毛都丝丝分明……VR眼镜套装让我掉进兔子洞,化作爱丽丝,开启了一场微观世界的森林奇遇。

  【体验者说】VR产业使人突破空间、时间,甚至物种的界限,感受全新的世界。这种互动性使其在教育、军事、工业、艺术与娱乐、医疗、城市仿真、科学计算可视化等领域的应用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体验“沐浴”的舒爽

  一款浴室花洒与什么气味更配?运用阿里巴巴达摩院展出的Refinity人机交互系统,我只需跟随光束,选定淋浴间的花洒,就能在掌间感受不同的水流力道带来的别样触感。

  把卫生间“搬”到现场的达摩院,这次展示了马桶、淋浴花洒和按摩浴缸3种产品场景。把脸贴近屏幕,我便拥有了“透视”能力,可以解剖式地观察马桶内部的水流通路;抬起手掌,我觉得有一股温热的水流在轻轻拍打掌心;挥挥手“送别”马桶,再招招手“呼唤”按摩浴缸,我在体验不同按摩力度之外,甚至闻到沐浴液散发的朦胧香气。

  【体验者说】裸眼3D、触感、温度和气味……利用传感器技术,多维的沉浸式体验能让你更直观立体地了解一件产品的特点。也许未来在博物馆,曾经需要隔着一层玻璃罩参观的藏品,能够通过更活灵活现的多维姿态,向你倾诉时光里的故事。

  智能驾驶好方便

  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A4展区里,一辆汽车被参观者紧紧围住。这是一辆宝马公司的概念车。车的外型并无特殊之处,一旦坐上去,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车的前挡风玻璃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块透明的显示屏。我在虚拟的环境中驾驶着汽车,路边的店铺信息全部显示在面前的屏幕上。路过餐厅,不仅可以看到餐厅名称,菜单、招牌菜都一应俱全;路过健身房,排课项目、时间映入眼帘。开着这辆信息量巨大的车,哪怕来到陌生城市,也能随心所欲。当我路过心仪的餐厅,便可直接通过显示屏与商家互动,车停好、饭备好。原来,未来生活可以这么简单。这项技术,是由宝马北京研发中心和Designworks联手打造的超界面沉浸式数字体验技术,是宝马公司进军智能驾驶领域的一张王牌。

  【体验者说】智能驾驶作为互联网技术集大成的应用场景,从不缺乏新事,但宝马的超界面沉浸式数字体验无疑是智能驾驶领域经过多年技术沉淀后的质变。这项智能驾驶与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技术一旦普及,必将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技术飞一会,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AI眼科医生”来了

  眼前的绿色十字,需要不眨眼盯十余秒,伴随两次不太刺激的闪光,我的眼底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寸照”。“腾讯觅影”眼底疾病AI筛查系统呈现出的眼底照,像一只“大橙子”。屏幕上,我眼球上的血管清晰可见。屏幕一侧,“AI眼科医生”已经预先作出了诊断:豹纹状眼底。

  眼球是人类全身唯一可以直接看到血管状态的器官。通过对眼底血管的观察,医生不光可以诊断眼疾,还能通过血管状态提早知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表征。

  【体验者说】“AI眼科医生”可以加入“多方会诊”,辅助眼科医生做基础筛查和初步预判,帮医生减少工作量、提升诊断效率。在基层没有专科眼科医生的情况下,AI技术的普及将降低常规检查的门槛,通过云端共享的图像把更专业的医生诊断“送上门”。

乌镇4.jpg

 参观者通过AR技术走进良渚感受5000年前的文明。记者 倪雁强 摄

  “触摸”良渚文明

  国家文物局展区中,一块巨型显示屏格外吸睛。我站在大屏幕前的传送带上,双手向上一抬,随着屏幕的剧烈晃动,便置身于良渚文明之中。

  用手势在大屏幕上选择“参观宫殿”,我的身影出现在大屏幕之上,开始在虚拟宫殿中漫步。在石柱根根竖立、一砖一瓦垒叠中,一座良渚宫殿拔地而起。抬起头,穹顶上的纹饰栩栩如生,过去在博物馆所见的玉器赫然在目。场景切换到“水路运输”,自然风光取代宏伟宫殿。五千年前的浙江已是水乡泽国。我跃上竹排,顺水而下,河两岸金黄色的稻穗饱满,勤劳的良渚人在田间劳作,一派丰收景象。

  除了实景感受,系统还具备知识普及功能。用手势选择屏幕上出现的文物、建筑,详细的文字介绍悉数跳出,让这次良渚穿越称得上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

  【体验者说】“互联网+文化”正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随着人机交互技术走进文化领域,抽象的概念、过往的历史都变得可感、可知。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浙江,这些技术正逐渐得到普及,为“文化浙江”建设增添了重要动力。

乌镇2.jpg

垃圾分类机器人简化了分类流程。记者 王志杰 摄

  机器助力分垃圾

  对不少人来说,垃圾分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款由深圳市文德智控有限公司打造的垃圾分类机器人,可以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的“四分法”,简化为厨余垃圾、生活垃圾的“两分法”。处理垃圾,就交给它!

  打开APP,扫一扫机器上的二维码,我将一袋厨余垃圾丢进机器。只需几秒,完成识别的垃圾搭乘传送带抵达后台的餐厨垃圾桶。如果我丢了一个矿泉水瓶,则会被送进生活垃圾桶。机器内的破袋装置,还能自动把盛放餐厨垃圾的塑料袋撕破,让塑料和厨余各归其位,从而实现餐厨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彻底分离。因空间有限,未能展示的消化机器人,还能把垃圾“加工”为有机肥料或者沼气,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

  【体验者说】目前垃圾分类已在全国各地纷纷落地,而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科技的辅助下,垃圾分类问题将更好地得到解决。

  远程操控行四方

  中国移动5G+远程驾驶展区内人头攒动,大家被远程操控的无人汽车吸引。耐不住好奇心,我决定体验一番。在现场工作人员辅助下,我坐上驾驶操控台,开始对正在乌镇街头行进的一辆汽车远程操控。此时,在我正前方的墙壁上挂着6台高清大屏幕显示屏,将车辆驾驶舱以及路面环境等信息通过5G网络回传来,便于我实时了解路况并远程控制车辆。正是基于移动5G车联网极低时延、超高可靠性及大带宽,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室内“驾驶”、开启“自动巡航模式”正在成为现实。

  【体验者说】坐在操控台上,我直接联想到的是我的电脑遇到故障后,被工程师远程控制托管维修的场景。远程驾驶的意义同样如此。未来,这项技术成熟并大规模应用后,在救灾、道路抢修等方面将会发挥很大作用。

  一键搞定慢病管理

  今天,我加入了微医集团的慢病社区,成了一名“慢病患者”。这是一个智能化“互联网+医疗”社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开始了日常血压测试,伸出左手,戴上血压计绷带,不一会儿,手腕就感觉到一阵一阵的颤动。慢慢地,随着这种颤动的感觉消失,打开绷带,测量结果立即显示在手机上:收缩压138、舒张压81、脉搏88,正常高值。慢病社区还为我制定了一套个性化健康计划,根据这份计划,每个诊断周期我都会收到健康指标监测、饮食、运动、用药提醒。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可以直接通过社区对接微医28万的医师资源,求医问诊。

  【体验者说】数字技术赋能医疗,正在打通医药保之间的数据壁垒。微医作为智慧医疗的探路者,在慢病管理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期待其在更多领域能开花结果。

标签: 乌镇;博览会;创新;新技术;互联网 责任编辑: 张路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jxnews/201910/W020191019220110451906.jpg

“新奇特” 紧扣未来 记者直击第六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