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4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王雨红 通讯员 马晓燕) “3万元、4万元、5万元……”12月11日,当来自江苏徐州的于全民喊出68300元收购价时,其他9名竞标者没有再叫价。最终,海盐县于城镇吕冢村党委副书记沈胜军宣布:于全民中标村里的树木移植转让项目。
“招标公开透明,这个结果我服气。”竞标失败的吕冢村村民钱芬英告诉记者。
一张清单,让村民服气。“我们结合村里实际确定了吕冢村36项权力清单,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职责和权力写得一清二楚,按规矩办事,群众自然满意。”沈胜军说,今年吕冢村信访率下降了90%以上。
为进一步规范村级小微权力,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今年以来,海盐105个村(社区)先后探索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运行体系,涉及议事决策事项、组织人事事项、“三资”管理事项、村级财务管理事项等8大类36项内容。“要民主决策各项事务,防止村干部‘人情办事’。”海盐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施国庆说。
有制度要求,就有惩戒措施。不久前,海盐某街道村组织在社保安置中“优亲厚友”,街道党委对照权力清单相应条目,对该村党总支书记权力“越界”行为进行严肃问责,此举让当地党员干部真正意识到小微权力清单看似“小微”,威力却不小。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记者了解到,每个月的第5天,是各村(社区)的村务监督日,村务监督委员会将公开上个月工作完成情况,并对具体项目进行抽查检验。
海盐积极探索“互联网+村务”模式,建立小微权力微信群,公开各村的村务内容,并推出“群众点单我公开”形式,让群众对村里事项办理、资金使用更放心。今年截至目前,海盐涉及村干部的信访举报较去年同期下降85%。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