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嘉兴多部门联合倡议让戴口罩成为好习惯。倡议呼吁,在商场超市、室内会议、公共交通工具等重点场所要全程佩戴口罩;有感冒症状或从事特殊行业的人员,以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等重点人群要自觉佩戴口罩;养成随身携带口罩习惯,时刻牢记正确佩戴口罩。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针对目前的疫情反复,各地不约而同发出的提醒,都是号召大家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离、减少聚集等,把过去养成的防疫好习惯保持下去。
入冬以来,国内多地出现零星散发新冠肺炎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眼下春节将至,嘉兴是外来务工大市,短期内的人口流动和聚集无法避免。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委第一时间召开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全市各地再次进入紧张状态,从严从实抓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在这样的非常时刻,同样需要市民积极配合,既要保持疫情初来之时的那份警醒,更要保持过去一年养成的防疫好习惯。
个人保持好习惯,就是为防疫筑牢第一道防线。佩戴口罩成了日常习惯,大家由衷感叹“感冒都少了”;“一米线”可以避免扎堆,也是最舒服的社交距离;亲友聚餐使用公筷公勺,更加健康卫生;网络拜年,既节省时间又减少聚集……一些去年初以来与病毒紧张搏斗时养成的好习惯,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上工治未病”,预防是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减少病毒传播的策略。反观当下个别地方出现的一传多案例,个人防护不到位脱不开干系。对付狡猾的新冠病毒,个人防护须臾不能放松。让戴口罩、勤洗手成为标配,非必要不远行、不聚集,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定格防疫好习惯,还要依靠制度的刚性保障。好习惯不会自动定型,要想发挥持久效用,不仅要靠每个人严格自我约束,也要政府在社会秩序构建和公共卫生管理上有所作为。与新冠病毒较量一年后,我市相关部门已经积累了不少应对经验,在已经过去的元旦和即将到来的春节,全市各地提前发出切合实际情况的防疫提醒,给群众打好思想上的“预防针”。比如,秀洲区、南湖区和海盐县以发放租房、亲属探亲补贴及消费券的方式,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在“嘉”过年;海宁市和桐乡市严格报备春节聚餐,严控聚餐人数,推广公筷公勺;嘉善县提倡网络拜年,减少走亲访友活动。让好做法、好习惯推广开来、坚持下去,就要让自律与他律形成良性互动,用习惯来启发制度、用制度为习惯护航。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日前表示,现在到2月底防疫非常关键,挺过去,春暖花开。曾经的煎熬与付出还历历在目,近期反复的疫情又让人警醒,疫情下养成的好习惯,意义不只在于防疫之需,也不是特殊时期的应时之举。为了明天的春暖花开,防疫好习惯需要回归,更需要定格,成为每个人护佑自己和他人健康的文明新风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