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
在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冬奥村内,6066张为运动员贴心打造的科技智能床,正是由位于秀洲区王江泾镇的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麒盛科技)精心生产制造的。
2月5日,在公司智能床展厅内,记者见到了同款科技智能床。宽1.2米、长2米的智能床整体呈白色,靠背为浅蓝色。床身、靠背、尾凳等多处印有雪花图案,彰显冬奥元素;床垫软硬适中,按压后既有柔软细腻的触感又有强劲有力的支撑;睡眠、阅读、看电视等不同模式下的床型各有区别,创新设置的ZERO G零压力模式更让人身心全面放松。
“我们的科技智能床可以通过智能化实现对人体健康和睡眠的管理,为运动员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睡眠保障。”麒盛科技董事长唐国海表示。麒盛科技解锁“冬奥新身份”,既是公司多年来科技成果展示的高光时刻,更是让世界看到“中国智造”崛起速度的生动体现。
冬奥智能床,关怀备“致”
“科技冬奥是本届冬奥会提出的愿景,这与公司一直以来的发展理念十分契合,因此我们在设计研发过程中也特别注重将绿色、科技元素融入这张智能床。”麒盛科技用户研究部副总监曹辉介绍。
睡眠,对运动员的身体恢复和运动表现发挥了关键作用。2021年3月11日,麒盛科技携旗下品牌索菲莉尔、舒福德,与北京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智能床供应商。同年6月3日,麒盛科技冬奥智能床产品上线生产。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参加上线仪式,其坦言,之所以选择麒盛科技,在于麒盛科技的智能床产品不仅符合时代潮流,更充满了人文关怀。
睡得好一点,梦想更伟大!麒盛科技怀揣人文关怀,从设计、研发、生产到运输、安装、服务,始终如一将高标准落实到智能床品质管控的方方面面,不断完善功能及配套服务,只为给全球冬奥运动员提供更加优质的睡眠体验。
“对公司来说,智能床的基础技术是非常成熟的,但服务冬奥会要特别认真。考虑到运动员的特殊身体情况,我们在普通床的基础上进行了个性化设置,如利用床尾凳将床的长度增加到2.2米,将床的承载力提升到320公斤,并且保证1万次运转不走样。”曹辉表示,ZERO G零压力模式则可通过遥控器将头部和脚部抬升至特定角度,使运动员的心脏与膝盖处于同一水平线,能够均衡分散身体压力,为运动员在激烈赛事后放松紧张身心创造环境,也为教练员更加科学地指导运动员的生活作息及运动训练创造条件。
冬奥智能床,关怀备“致”,既是触及的“至”,更是完美的“致”。精益求精的不仅在于技术功能,还在于贴心服务。如在床边手可便利触及之处,专门制作了一个装置口袋用于放置遥控器;加设的床尾凳、床头柜与床保持同色系和同款式。
“实际上,床尾凳和床头柜都不属于公司的生产范畴,但为了这张床,我们调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共同参与,并严格把控品质。”曹辉介绍,为做好万全准备,公司还额外生产了500多张智能床。
2021年10月,6066张冬奥会专属科技智能床经过百道工序完成制造。11月,智能床运抵北京冬奥村时,同步前往的还有公司为冬奥会特别组建的服务团队。“冬奥会期间,我们的服务团队会对智能床的运维进行现场指导和定期检查,哪怕一颗螺丝钉都不放过。”曹辉介绍,冬奥会结束后,服务团队还将在48小时内快速完成冬残奥会运动员床位的改造——降低10厘米高度,最大限度满足冬残奥会运动员睡眠起居的实际需求。
“北京冬奥村的床舒适得难以置信。”1月29日,在入驻冬奥村后,美国冬奥代表团雪橇女将萨默·布里彻在视频社交媒体Tiktok上分享了自己的体验。视频中,她拿出一个带有8个按钮的遥控器,亲自操作并介绍智能床床垫的功能。之后,体验了智能床的其他国家运动员也纷纷点赞。记者了解到,这也是冬奥会首次提供智能床。
蓝海开拓路,创新如“一”
走进麒盛科技,偌大的数字制造工厂内,自动化生产线上一排排挥舞着机械臂的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运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木板、五金、焊接、喷塑、缝纫等环节的生产进度信息。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支持下,这里每张床的生产工序、检测都做到了安全可控。
从作坊式生产加工到数字化智能工厂,从“跟跑”电动床制造到“领跑”智能床产销,如今的麒盛科技,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48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销量超600万张。17年来,公司深耕睡眠领域,构建出三大睡眠场景,并通过智能App实现了人、床、空间与数据联动的交互式科技睡眠体验,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床、智能床提供商。2019年10月29日,公司成功在A股主板上市,成为智能电动床领域第一股。
坚定不移搞创新,在唐国海看来,既是一种态度、信念,一种坚持、行动,也是一种自信、自强。“工厂自动化水平已达到70%,由机器人组成的全自动焊接模组120秒就能装配一张智能床,年产量可达200万张。”唐国海自豪地说。从电动床到智能床,让他坚持求变的不仅是市场之需,更是创新之念。热爱科研的他,早早便探索开创了电动软床品类,并在美国率先打开市场,“舒福德”在全球销量已超过20万张。
“给电动床加上互联网传感器,床不就会说话了吗?”2013年,“互联网+”风潮袭来,“创客”唐国海迅速对中国、德国、美国的科研团队进行整合,并投入巨资开始深入研究。2016年,麒盛科技索菲莉尔智能电动床推向市场。2017年,麒盛科技携手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设立浙江麒盛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共建健康睡眠联合研究中心;同年,借助世界互联网大会契机,麒盛科技创造性、引领性地推出智能床这一“新物种”。
从电动床到智能床,唐国海带领麒盛科技跨越了一个又一个蓝海。在他看来,科技创新就像短道速滑,慢了会被甩开,不持续发力更会被赶超。今年1月,麒盛科技年产400万张智能床总部项目(二期)研发中心项目开工建设。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00万套传感器生产能力和24000张电动床的数据中心服务的能力。
把智能床变成健康产业服务链中的重要一环!唐国海再度迈向蓝海开拓路。对于这条路,他早已铺展开。
2020年10月,秀洲区家院融合·养医护智慧照护试点启动,500多名有基础性疾病且子女不经常在身边的老人成为首批受益者。依托智能床传感设备,老人们在家中就能享受健康监测、医疗照护、康复指导等专业服务,实现提前预警,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
“打牢共同富裕健康基础,切实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在我看来,不仅需要优质的医疗资源作保障,还需要优质的睡眠时光作补充。”唐国海表示,睡眠是人的生命再生产的过程,健康睡眠也将让生命再生产的质量更高。
麒盛科技缘何能成为冬奥会赞助商?面对记者的提问,唐国海的回答铿锵有力:“质量为基、创新为本、服务为要,这些构成了麒盛科技‘入驻’冬奥会的强劲动力,这也是我们企业一直以来坚持的经营之道。”
在制造业发展追求智能化的探索中,我们大多看到了新技术、新功能的魅力,而常常会忽视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实际上是质量、创新和服务的综合体。在赋予产品生命力的进程中,质量为本是第一步、创新变革是第二步、服务优质是第三步。麒盛科技成功的背后,正是这“三步走”所绽放的“中国智造”风采。
质量是制造业发展的根基。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制造者对高品质的不懈追求,人员素质、机器设备、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检测方法、制造环境等各个基础要素都要过硬,每个环节都要展现出高标准、严要求。
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灵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创新能力是关键。必须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才能在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叠加中衍生出富有辨识度的“中国智造”。
服务是制造业发展的本真。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充满关怀的个性化服务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只有让服务重新定义制造业,才能为中国制造转型带来新的生机和动力。当前的中国制造也在创造更多产品与服务的新组合,更好地满足大众需求。
高品质的产品、持续性的创新、人性化的服务……越来越多像麒盛科技这样有着清晰且执着追求的制造业企业,正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中国标准、中国产品走向世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