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桐乡来了一群黑天鹅,是啥身份?

字体:
—2023—
03/24
14:09:38
2023-03-24 14:09:38 来源:潮新闻 共享联盟·桐乡 沈莉

  近日,桐乡市的白荡漾、凤凰湖来了一群黑天鹅,这几个小家伙,有个特别的身份。

  黑天鹅可谓是编外“环保检验员”,因为它们对生态环境要求高、对水质有很大选择性,它们能来到桐乡,说明近几年生态环境建设卓有成效。

  无独有偶,近年来,斑头鸺鹠、白额雁、凤头鸊鷉、翠鸟等国家级保护动物频繁造访,桐乡的“生态朋友圈”越来越大。

  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沿着白荡漾,我们试着寻找答案。

  点面结合治理污水

  从白荡漾出发,沿着科洲线一路向北,我们来到了位于洲泉镇的华腾猪舍里庄园。逼真模型“猪”、书法作品“猪”、国画作品“猪”……这里随处可见与“猪”有关的元素。

  在过去,养猪虽然能带来客观的收入,但由此衍生出的水污染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养猪产业,一度让环保与发展站向了对立面。“尤其是养猪产生的猪粪尿,简单经过处理废水就直接排进管网,老远就能闻到浓重的臭味。”周正来说,即便是专业的牧场,此前也经历过粗放式处理的阶段。

  华腾牧业董事长沈建平算起了一笔账:“按一万头的养殖规模算,每天至少产生30吨排泄物,一年就要产生10950吨排泄物,大大影响水环境。”

  猪场如何避开环保“生死劫”?在一台箱式固液分离设备前,沈建平颇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猪尿粪“零排放”的秘诀——猪粪尿经干湿分离后,干粪便在炭化炉700摄氏度高温无氧环境下加工成粪炭,加入木屑、小麦、水稻秸秆等原料,经过特殊菌种的发酵处理可制成有机肥;分离后的尿液,经设备爆气电解浓缩处理15分钟后制成浓缩液体肥,可用于滴灌施肥;剩下的废水还能净化到Ⅳ类水标准,用于牧场内花卉灌溉,以及冲洗栅栏等,实现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据悉,该牧场从2015年起开始自主研发处理设备,如今不仅省下了排泄物处理资金,水质与环境也得到了提升改善,甚至成了市民悠闲娱乐的好去处。

  对江南水乡桐乡来说,生活污水治理是另一个老大难。

  走进石门镇名门春天小区,一幢幢楼房整齐划一,每层均安装了污水管和雨水管。居民们做饭、洗衣服时,污水便从相应管道内排出。

  “小区改造中首次采用高于设计标准的流槽井灌浆工艺,解决了管网渗漏的后遗症问题。”石门镇生态办工作人员钱小芳介绍,除开展老旧小区、工业园区等管网改造外,石门镇还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逐步实现“污水零直排区”智慧监管。通过安装智慧井盖、超声波液位仪等,依托智慧水务信息化系统,石门镇能够实时监控井盖破损、闭合情况以及实时监测水量、水压、水位变化,实现了辖区水务管理智慧化调度。

  目前,石门镇已实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覆盖。而这样的实践,在桐乡已经全域铺开。

  从清三河、剿灭劣V类水,到水生态修复、建设美丽河湖、碧水河道;从榨菜行业整治,到建设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桐乡啃下一块块“硬骨头”,交出一份份亮眼的“碧水答卷”。

  携手共护一湾碧水

  “2月份的水质结果出来了,莲花桥港P值1.09,按照补偿协议,我们又要给你们钱了......”近日,一件关于“上下游横向流域生态补偿协议”的大事,让梧桐街道和濮院镇主要领导坐到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开启了一场“携手护水”的头脑风暴。

  这一切源于桐乡市各镇(街道)签署的一纸“上下游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

  今年年初,桐乡各镇(街道)签订协议,在浙江省率先实施跨镇街生态补偿机制。上下游所在镇(街道)每月对河道进行联合取样,若断面月度出水水质类别提升,则下游补偿上游;若该断面月度出水水质劣于水质目标,则上游补偿下游;其他情况上下游互不补偿。其中,补偿资金额度为每月20万元,可用于本地区水环境治理、水质监控及水源地保护等相关工作。

  “以前,因跨镇街道河道纵横交叉,缺乏上下流域水质好坏的评判措施,在水环境保护过程中,上下流镇街道易出现交接水域管理权责不太明晰的情况,2022年已在全市河道建立了31个水质自动监测微站,可以清晰评判上下流域水质情况。”市生态创建办主任助理钟根强表示,通过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有利于厘清权责,促进上下游所在镇(街道)共同治污,积极推进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

  水体流动不居,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区域系统共治。近年来,为有效改变省际边界等水域治水“单打独斗”的格局,桐乡与湖州南浔、苏州吴江互动不断,创新不止。

  2019年,为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河流生态治理格局,桐乡与苏州吴江、湖州南浔等地共同聘任了80位长三角区域省际交界河湖联合河长,共同开展巡河、治河、护河工作。2022年7月,为破解水葫芦治理难题,桐乡、南浔、吴江三地联合开展了为期1个半月的两省三县跨界河湖水葫芦集中打捞行动。同月,三地又在乌镇镇成立了嘉兴市首个两省三县联合河长制工作室,重点承担“行政河长+”的工作,采用行政河长、民间河长、“空中河长”联合巡查以及组织河两岸村干部和群众互评、互赞活动等措施,创新河湖管理联合机制,破解一条河跨三地、管不好、不想管的困境,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推进治水工作不断提档升级。

  三获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市、两获全省治水“大禹鼎”……十年坚持,十年奋斗,桐乡人收获了一汪“幸福”水,也期待越来越多的“新朋友”加入桐乡的生态朋友圈。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桐乡;污水;水质;黑天鹅责任编辑:楼怡霖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近日,桐乡市的白荡漾、凤凰湖来了一群黑天鹅,这几个小家伙,有个特别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