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庆元好生态滋养珍稀野生菌 密林深处寻“菌王”
2016年08月10日 03:58:34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项捷

  浙江在线8月10日讯(浙江日报见习记者 项捷 县委报道组 陈传敏 ) 7月底8月初,平日在庆元县城打工的村民们便迫不及待地赶回岭头乡包果村,一个海拔800米的小山村。这两个月,这些村民有另外一个特殊的身份——采菇人。

  村民们早出晚归,踏遍岭头的深山密林,只为寻找一味大自然的馈赠——牛肝菌。这种位列“四大菌王”的野生菌,色泽金黄,清香怡人,极具营养价值,但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整个华东地区绝大部分牛肝菌都分布于庆元境内,稀罕程度丝毫不比松茸菌逊色。

  牛肝菌至今未能人工培育,且常常隐匿于小松木下的草甸间,这给采摘带来极大的挑战。

  记者有幸体验了一回寻访牛肝菌的过程,艰难程度远超预期。山间能勉强称得上路的,是一个个采菇人留下的脚印坑子,每一步攀爬都显得异常吃力。

  “大伙儿坚持一下,前面就能看见了。”57岁的村民吴小湖是一个老把头,拿着开山刀在最前方开路。把头的作用显而易见,就像是人工导航,知道脚下这片土地每一个菌巢的位置。

  “这儿有3朵,你们快上来!”只听他的声音从高处传来。一棵松木下的草甸里,躲着3朵伞盖偏红、茎干金黄的小蘑菇。阳光从松林的缝隙中洒落下来,打在一朵牛肝菌上,煞是好看!

  “村民们每年7月后就陆续从城里回来,专门冲着牛肝菌来。”岭头乡党委书记方军说,“早上5时不到就上山,天黑了才舍得下山,一天休息不到5个小时。”

  庆元县内的牛肝菌从每年的7月后开始生长,长势和产量都取决于当季的气候和生态环境,30天不到便又会销声匿迹一阵子,临近10月又冒一波。一年两次,珍贵异常。

  这种野生菌类喜阳光,却不能曝光过度;爱阴凉,湿度却不能太高;多生长于直径10cm左右的松木之下,待到树长大了便不再生长。每户村民在这片山头似乎都有一块自己的私人领地,只有自己知道哪棵松木下藏有牛肝菌。

  长期高温后终于迎来一场暴雨,村民们兴奋地背着竹篓上山去,开始一整天的守候。牛肝菌生长期短,一夜之间便可破土而出;生命周期也短,若不及时采摘便会虫蛀腐烂。

  包果村村委会主任吴兴进说:“几乎家家都采,有几家勤快点的一个夏天能赚两万元哩!”

  记者顶着烈日采了3小时,浑身湿透,收获仅仅是半个箩筐,开始理解食材之所以珍贵,除本身价值外,更因为来之不易。

  村民吴林英刚下山回来,摘下草帽,把筐里的牛肝菌倒在地上开始按照品质分类。今年由于产量比去年少,从村民手里的收购价就达到每公斤200元,几个月后的牛肝菌干每公斤可达1200元以上。

  谈话间,一辆皮卡车驶入村里。“他们是来收牛肝菌的。”吴兴进说:“每天都会有几辆车来,多是餐饮店的。”

标签: 野生菌;牛肝菌;农业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81028704735350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