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8日讯 近日,记者走进衢宁铁路(遂昌段)中心实验室,二分项目部实验员李辉义正在对新进的一批钢筋进行取样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心,共有四台信息化系统,负责钢筋、混凝土等原材料的第一道关口检验。李辉义表示,通过机器的抗拉实验从电脑中反映出一组数据,根据钢筋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此批原材料是否符合标准。
原材料合格后进入到混凝土拌合站,这里也充分应用了信息化平台,所有进入搅拌站的材料配比都由电脑控制,电脑上显示的传输带、拌合站立罐对照相应的部位,进行搅拌生产。
生产完成后,数据会立即采集到一个信息平台,采集完以后各个电脑都可以分享这个数据。若是出现问题,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在手机上就会收到信息,收到信息以后这车料就按降级处理或按废料处理,不允许不合格的混泥土进入工地施工。
“借助信息化手段,大大提高现场的施工质量,保障现场施工顺利有序地开展。还有,数据上传到信息化平台,可以做一个存档,方便以后查阅。” 李辉义说。
在坞岭湾隧道的出口处,立有一块电子显示屏,清楚写着坞岭湾隧道的基本情况,包括隧道内总人数,以及隧道内人员进出的时间,这些信息都是由施工人员身上携带的一块芯片来完成的。“一块小芯片,产生大作用。管理人员在洞口就知道隧道内正在施工的内容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班组人员进入洞内施工,都能够一清二楚显示出来,方便了安全管理。”衢宁铁路(遂昌段)项目经理张鹏翔说,项目部在所有的隧道洞口都设置了这样一块电子显示屏,所有的施工过程都在监控范围内。
衢宁铁路(遂昌段)项目部还在所有施工部位安装了25个摄像头,通过前方的数据传输,到指挥部的指挥中心以及管理人员手机上的APP客户端,通过手机也可以了解施工现场的实时情况,从而推进铁路建设。
“通过一系列‘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强化安全过程控制,从大数据中发现问题,并认真研究对策,有效杜绝现场违章违纪作业的产生,给铁路施工安全再上一把‘枷锁’。”遂昌县衢宁铁路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毛仁根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