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如何提升小城镇整治效率?看遂昌“审批后置”解难题
2017年06月15日 15:58:48 来源: 指尖丽水客户端 刘鸯鸯 聂伟霞


  近日,遂昌县美丽城乡办传来喜讯,全县63 个小城镇整治项目已开工建设,占全年整治项目的70 %,三年整治任务迎来“高速开门红”。

  在遂昌高坪乡,赶在杜鹃花节前完成的主入口停车场环境提升改造工程彻底解决了赏花游客“停车难”的窘境;在大柘镇,2000 平方米的茶叶交易项目的建成,全镇90% 以上的茶叶交易走进茶青市场交易厅;在龙洋乡,总投资为90 万元的绿化工程与周边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相映成趣……

  去年12 月,按照“统筹规划、乡镇主体、注重特色、标本兼治”要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及“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专项行动,遂昌制定了三年规划,全力打造一批江南山地精美特色小城镇。其中,今年第一期整改项目共有90 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时间紧、任务重,而按以往的审批规定,项目开工前,要经过规划、立项、设计、图审等10 余个程序。

  “今年遂昌要完成首批6个乡镇的考核验收,不能让乡镇干部们把大半年的时间用在审批上。”遂昌县美丽城乡办主任王朝辉告诉记者,“解题思路”就是审批制度改革,“审批后置”等措施不断为项目松绑,极大提升了整治效率。

  今年年初,遂昌出台《遂昌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办法》,根据《办法》,乡镇(街道)可自行发包预算在200 万元以下的项目;在人员技术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边设计边施工;对难以按现行计价依据确定造价的零散整治类项目,可先行施工按实结算。这些措施极大提升了项目“上马”的速度。

  没有审批,项目上马后,运作、资金、建设该如何管理?“审批后置不是不审批。”王朝辉解释说,这些措施并不是放松了审批条件,而是要加强规划引领,将相应的审批都要求融入项目规划之前,确保规划通过后即可开工。开工后边建边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整改。同时,遂昌建立了函告、督查排名、督办单等相应的项目保障机制,全方位、全过程地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打通了小城镇整治中的“任督二脉”。

标签: 小城镇;项目;整治;审批;遂昌县美丽城乡办 责任编辑: 洪慧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