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时间,村里已为老人支出270多万元养老金。每逢重要节日,村里安排老人欢聚一堂,发放慰问品、慰问金。在外创业的村民回村孝敬老人的好事层出不穷,敬老爱老已蔚然成风——
“全国敬老模范村”老人的美好生活
“这个月村里给打的600元养老金已按时到账了,加上我老伴的500元,两人光养老金加起来就有1100元了!”昨日,龙泉市龙渊街道三村70岁的村民钟承恩,开心地把手机短信展示给记者看。自从村里开始发放老年人养老金后,他银行卡里的数字不断增加,让老两口的晚年生活更加有保障了。
“2010年7月到现在,村里在老年人养老金这块的支出,已经有270多万元了。”三村会计叶志春说,加上失地农民养老金、60岁以上老人基础养老金等,村里的老人每年至少可以领到25000元以上的“工资”,这可让其他村的老人羡慕不已!
三村全村889人,60岁以上老人就有172人。安享幸福晚年的三村老人们,天天都是满面笑容。老人们激动地说:“咱三村不愧是‘全国敬老模范村’!”
模范村里好福气
龙渊街道是一个城市社区和农村山区相结合的综合型街道,而三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城中村。因城市建设需要,三村的部分土地被政府征用。2002年时,土地征用补偿款一项就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0万元,这在当时的龙泉全市行政村中,算是十分富裕的村。
200万元的集体土地征用补偿款,如何与村民共享?
“当时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就是拿出来平分了,按人头算的话,每人也能分到2000多元,挺不错了。”村里的老人徐承寿回忆说。
可时任村委会主任的张建清可不这么想,他对村集体200万元钱的安排,有着不同的打算:“钱一次分完就没了,但如果把这些钱拿去投资,让钱生钱,大家就每年都能有收入!”
统一全村思想后,三村村两委将200万元土地征用补偿款投资建造了商业用房,用于出租创收。这项投资在商业用房建成后的当年,就有了回报。
正因为有了把集体经济投资固定资产的好思路,到今年,三村的集体固定资产已达1.3亿多元,银行存款1000多万元,仅城东农贸批发市场、贤良路三直店面和楼上700多平方米商业用房的租金,一年就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300多万元,并且还在逐年上涨。
物质富裕,不忘精神文明建设,尊老、爱老、助老被大家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营造了全村争相敬老的良好氛围。
每年,村里都将集体经济收益一部分当成养老金发放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村里每年用于老年人方面的开支有130多万元。此外,村里还将一部分通过分红的方式反哺给村民,让每个村民都获得了细水长流的收入。
2006年,三村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敬老模范村”。
敬老爱老好村风
今年以来,除去聚餐、发慰问品外,三村的养老金每月标准提高到60岁以上500元、70岁以上600元、80岁以上800元、90岁以上2000元,村民过年时每人还能领到3000元的分红。如果村内有老人去世,其子女还能领到10000元的安葬费。
“每个人都会老,推己及人,做工作的时候就会更加用心。”现任村委会主任赵建松说。
在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带动下,村里在外创业的村民回村孝敬老人的好事也是层出不穷。
“2011年正月初三,在温州办鞋厂的村民毛青云组织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聚会聚餐,还给每人准备了500元的红包和一份精致的礼品。”
“2013年,毛青云又组织我们聚餐,给每位老人都包了800元的红包,还给我们准备了红围巾、补品等礼物。同在温州创业的村民林峰,也给我们每人包了500元的红包。”
……
说起村里的敬老故事,老人们如数家珍。
“生活在三村,真的是很幸福,也很体面!”季美娥老人感慨地说。
如今,三村的敬老工作越来越突出,助老孝老的氛围日益浓厚,邻村还争相来取经,学习三村的做法。三村已成为孝老、敬老、养老的好榜样。
村庄发展好帮手
三村关爱老人、优待老人,也助推了村中心工作的发展。
去年,龙泉城区江滨北岸拆迁,涉及到三村拆迁户90余户。征迁的号角一吹响,村里的老人们就当起政策处理的宣传员,帮助村干部一起做子女和村民的思想工作。
“村干部为我们安排了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我们也要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无论是市里还是村里的工作,都要全力支持,当好表率。”季资和老人说。
老人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蔡侯庙是三村村民的重要聚会场所,平常村里的老人和邻村的村民都会在蔡侯庙里活动。在征迁中,蔡侯庙也被划入搬迁范围。
赵建松说,一开始,村两委都有畏难情绪,不知道该怎么去说服村民同意搬迁,也是在村里的老人们带头响应下,村两委没费太大的力气,就让全村村民达成共识,实现顺利征迁。
“十九大报告里说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如今,已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建清说,三村之所以有今天的巨变,主要是村民同心、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
张建清说,现在,村里还有40直的回地,村两委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要带领村民好好规划,精心打造,让全村人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村两委还在筹划老人文化娱乐中心,全力满足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