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争先进位大赶超】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年05月24日 09:46:30 来源: 丽水网-丽水日报 钟根清 马丽飞 叶捷

  生态是丽水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最响亮的名片,也是实现后发赶超的最大潜力。丽水始终坚守高标准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担当”,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人民群众吃生态饭、打生态牌、干生态活,全力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日前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让“美丽中国”再成热词。在新华社发布的视频作品《让祖国大地美起来》中,古堰画乡的生态美景频频出镜。这个藏在青山绿水间的诗画生态小镇,勾勒出一幅天然的美丽山水画卷,在秀山丽水大花园中显得尤为艳丽。

  最近,丽水籍世界顶尖棋手柯洁与韩国名将李世石,就在古堰画乡进行了一场巅峰对决。山水风光为棋局增添了不少看点,第一次来丽水的李世石,对眼前的生态美景赞叹不已。比赛结束后,柯洁和李世石用画笔在一幅描绘他们对弈场景的油画中,画上“点棋”之笔。

  秀山丽水,天生丽质。作为“中国生态第一市”和浙江的天然生态屏障,丽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连续14年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已连续10年全省第一。“秀山丽水、诗画田园、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区域品牌叫响又叫座。

  绿色永远是主基调,发展永远是主旋律。在用心呵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我市顺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全力奋起直追、后发赶超,坚持不懈发展生态农业,理直气壮发展生态工业,大张旗鼓发展生态旅游,不断做大“金山银山”。

  坚持“生态优先”

  用心呵护“绿水青山”

  青山巍巍、绿水迢迢。在丽水市区南明湖上,成群的白鹭展翅翱翔,成为生态丽水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丽水以水为名,因治水而兴。日前,2017年度全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优秀县(市、区)“大禹鼎”名单公示结束,我市以优异的成绩荣获2017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市“大禹鼎”,这已是我市连续两年荣获这个全省“五水共治”最高荣誉。

  丽水森林覆盖率高达80.79%,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林木蓄积量占浙江省总蓄积量的近三分之一。好山出好水,郁郁葱葱的森林植被涵养了品质上乘的水资源。5月20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泡茶问丽水”——丽水山耕·披云水推介会上,丽水的优质水资源就受到各界追捧。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全市10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自然山水的各项指标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长寿地区优质饮用水标准”。在2017年全省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中,我市在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一,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境剿灭劣V类水任务。

  不仅仅是水,丽水的空气也有点甜,每立方厘米空气的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3000个,被称为“华东天然氧吧”。一季度,空气质量居全国第六,是全国空气质量十佳城市中唯一的非沿海、低海拔城市。

  好山好水好空气,孕育出无与伦比的好生态。去年,丽水还被评为全国12个“美丽山水城市”之一。一张张美丽成绩单背后,彰显了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自信和生态自觉。

  早在2003年,我市就把“生态立市”确定为发展定位之一。2008年,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第一个地级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10年来,在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市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牢牢守住生态良好这个底线。

  擦亮“生态底色”,把住“绿色门槛”。我市把95.8%的市域面积划入自然生态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和农产品环境保障区,强化红线管治,从源头保护生态,并要求工业集聚进园区、园区工业生态化。同时,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管理,坚持“水气山土”同治,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和“五气共治”,真正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甜、环境更美。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创新最科学的生态制度,在国内率先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同时构筑起了地方的环境法规体系,为生态环境架起“高压线”。

  从2016年起,我市把每年7月29日设为“丽水生态文明日”,通过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持续推动全市各地生态文明建设,让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共识愈发被厚植于心。

  开启“生态引擎”

  用力做大“金山银山”

  对于生态优越、经济后发的丽水来说,守住了“绿水青山”还远远不够,更要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

  为此,我市全力开启“生态引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加快实现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主客共享。

  ——坚持不懈发展生态农业,让“黑土”长出“金娃”。

  立足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山区资源等优势,我市大力推进生态精品农业发展,形成了食用菌、茶叶、水果、高山蔬菜、中药材、畜牧、笋竹、油茶和渔业等九大主导产业。去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52.74亿元,增长3.4%;农业增加值100.18亿元,增长3.7%,增速居全省第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72元,增长9.8%,增幅连续九年居全省第一。

  为积极开拓市场、实现农产品溢价,我市打响了“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让一大批生态精品农产品由“养在深闺人未识”逐渐走向全国,赢得了“舌尖上的丽水”的美誉。去年,“丽水山耕”销售额达到了41.8亿元,同比增长了178%。与此同时,还大力打造“丽水山居”品牌,去年实现农家乐的总收入31.2亿元,同比增长了34%。

  ——理直气壮发展生态工业,让“青山”捧出“金山”。

  工业经济是丽水三次产业中最突出的短板。在坚守生态环境底线的前提下,我市坚持生态工业第一经济不动摇,大力发展建立在绿水青山之上、蓝天白云之下的生态工业,走出了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路子。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全市生态工业迎来开门红: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8.50亿元,增长10.6%,全省排名第一。

  随着“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等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如今,一个绿色生态、充满活力的生态工业“大花园”已轮廓初现。目前,全市上下正全面实施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精准招商、绿色发展引领、对接资本市场、两化深度融合、精准服务企业等六大行动,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千亿产业、百亿园区、十亿企业”,着力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工业体系。

  ——大张旗鼓发展生态旅游,让“山景”带来“钱景”。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丽水,把生态旅游业作为千亿级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来培育,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载体,全力以赴强基础、补短板、树品牌,着力打造“诗画浙江”的鲜活样板和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去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644.3亿元,同比增长20.3%;完成旅游投资160.9亿元,同比增长36.2%。

  近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我市旅游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效益呈后发赶超之势,大干旅游的整体优势、大好形势和良好态势更加明显。旅游业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旅游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旅游收入已连续11年保持25%以上高增长,增幅居全省前列。旅游竞争力显著提升,主题景区集群、旅游乡村集群、旅游特色小镇、旅游风情小镇核心吸引力不断增强。

标签: 生态;生态工业;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